「打炒房」掀波瀾 兩面刃影響今年房市
去年房市景氣暢旺,推案量和成交量都大幅增加。
去年不少產業受肺炎疫情影響,業績狀況不如以往,但房地產市場卻逆勢而行,買氣一路攀升,到年底甚至逼得政府祭出「打炒房」政策,來抑制過熱買氣,這波打炒房政策,是否會影響明年房市交易,頗值得觀察。
房地產市況歷經去年上沖下洗的衝擊,最後發展,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年初的肺炎疫情以為會嚴重影響市況,但在利率降低、國內資金充沛的狀況下,反刺激購屋民眾出籠,不只自住客紛紛搶進,連久違的投資客也進場,幾個區域甚至出現多頭時期才有的紅單轉賣、排隊搶購等盛況,整體房市景氣又攀上高峰。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全球經濟除了中國、台灣幾個少數國家正成長外,各主要國家經濟大都呈現負成長,市場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將強力反彈,但若反彈減弱或延遲,都會讓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連帶影響房市表現。
此外,去年使照量維持2019年水準,仍是高檔,而住宅開工、建照量皆創新高,加上仍有大量餘屋有待去化,預估未來2∼3年市場新增供給量增,賣壓仍重,仍須留意,而政府祭出一連串「打炒房」措施,今年是否有更進一步的健全房市政策,將左右房市交易量表現。
工料雙漲拉抬房價 業者:應從成本面抑制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房價越來越高與工料雙漲有直接關係,近期國內營造業缺工嚴重,營造相關原物料上漲甚多,建商為反映成本,只好上調房價,並非建商利潤有所提升,而是土地價格和營造工料雙漲的無奈之舉。
林正雄說,政府現階段的打房政策其實開錯藥方了,建議應從成本面下手,例如:解決工料雙漲問題、開放引進營造外勞、房地合一稅退場等。而展望今年,林正雄認為,目前仍有資金回流、資金寬鬆和交易熱絡等利多優勢,但打房政策、營造工料雙漲是兩大變數,若成本無法解決,房價很難下跌。
而台經院也在上月底公布11月三大景氣營業氣候測驗點調查結果,營建業營業氣候檢測點結束連續兩個月上揚趨勢轉為下滑,台經院提醒,政府各部會陸續針對打炒房釋出進一步的動作,預料多少能杜絕近期投機房市的風氣,使交易結構重回以自住型買方市場為主,但短期內房市勢必經過一段調整期。
政府祭出打炒房政策後,民眾購屋心態轉為觀望。
打炒房政策 影響低總價案
大陸工程協理沈大豪認為,政府這波打炒房政策,主要是抑制法人公司投資客交易,反而有助於房市恢復正常成長,雖然現階段很難預料未來3個月的房市變化,但這些措施確實能打擊到短期炒作歪風,對於一些小建商和低總價的建案影響較大,長期來看對房市是有幫助。
不過,也有業者持不同看法,甲山林機構董事長祝文宇表示,以代銷角度來看,房子越貴越賣不掉,建商也買不到土地,市場對於土地的需求量降低,就可讓地價上漲情況和緩。
祝文宇說,在政府祭出政策後,旗下各代銷案場來人馬上少了5∼10%,之後大坪數產品可能會縮減,建商推案量也會減少。
不過,目前政策出來後,購屋族明顯出現觀望狀態,且原物料、工資和物價仍會持續上漲,祝文宇認為,未來房價還是會上漲,但短線投資客不再,對於自住客和未來發展都會更好。
而合環建設機總裁黃正勝更說,政府提出房地合一稅將短期持有定義從2年拉長到5年會把建築業打死,建築業不是八大行業,大家都是有繳稅的,現在建築業的問題是缺工嚴重,工地都看不到年輕人,外勞也無法進來,大家都很辛苦。
葉凌棋表示,政府「打炒房」不「打房」,顯示政府以打擊投機炒作為主要目標,在一連串政策實施後,預期今年將能獲得成效,過去由預售屋帶動的價格飆漲不復見,改變市場對房價上漲的預期,房價漲幅將逐步趨緩,預期2021年房價呈「平盤整理至緩漲」格局,而在國內經濟穩定復甦的狀況下,房市基本面看好,預估今年房價呈現「持平或小幅上升」,全年交易量預估約在32.5-33.5萬棟之間,較去年同期持平或小增3%。
缺工問題和原物料上漲,是多數業者認為房價上漲的原因。
工業區開發與交通路網效應 麻豆將成南科人新故鄉
南科持續發展,預計二年內產值破兆,近年來也帶動周圍善化、永康、新市一帶房市迅速成長,也讓區域地價與房價上漲,距南科僅約10分鐘車程的麻豆區,...〈more〉
越打房價越高?天龍國12區通通上漲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房市交易動態,全市交易量達811件,較去年12月978件減少167件,減幅17.08%,交易總額為204.51億元,較...〈more〉
原來有錢人想的是這樣 台中百坪別墅交易翻3倍
近年大樓新案坪數持續縮減,一線豪宅建商紛推100坪以下產品,不少有大坪數需求的豪宅客轉而購買別墅產品,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台中市百坪別墅的交易...〈more〉
林口新市鎮、北大特區創新高 這一區連漲16季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15日公佈最新一期住宅價格指數,和去年同期相較,全市、大樓及公寓指數則皆呈現上漲趨勢,此外,新成屋均價較上一季微微跌0.39...〈more〉
大型建商卡位新莊 10萬坪商辦大爆發
機場捷運線、環狀線通車,企業在選擇總部也較以軌道經濟做為條件之一,使得新莊副都心強勢回歸,而廠辦立體化帶動新北知識產業園區面貌更新,沿著機...〈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