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疫情影響收入 雙北法拍量年增逾4成

2021/08/09 11:40文/記者朱語蕎

雙北法拍量都較去年同期增加,其中板橋35件中有6件是浮洲合宜宅法拍,部分屋主可能是為了規避禁售期。(記者賴筱桐攝)雙北法拍量都較去年同期增加,其中板橋35件中有6件是浮洲合宜宅法拍,部分屋主可能是為了規避禁售期。(記者賴筱桐攝)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雙北今年法拍案量,上半年一拍案量比去年增逾4成,其中台北市今年共211件,比去年同期增加45.5%;其次為新北市397件,年增幅也有43.3%,若和2019年疫情發生前比較,台北市一拍量增7成,顯示自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不少民眾資金周轉困難,法拍數量明顯增加。

進一步觀察各行政區法拍量,發現台北以北投區46件最多,其次為士林區30件。其中北投因今年有建商多筆新案遭到法拍,包括「森原六十六」、「Ihome-1家1」等,就有12戶餘屋被拍賣,一拍底價落在總價915~4886萬元之間,目前都因為疫情停拍中。

疫情影響收入 雙北法拍量年增逾4成

至於新北市今年上半年由汐止區44件奪冠,其中不乏20年以上的中古大樓,以及多筆山坡地土地,債務人都是自然人,不排除是經濟遇到困難,付不出房貸,導致名下不動產淪為法拍。

台灣房屋林口A9環球特許加盟店店東周起帆指出,而隨著這一波疫情爆發,許多人的收入大受影響,雖然去年3月疫情開始之後,各銀行也推出紓困貸款措施,不過有些撐不住的屋主為避免房子被拍賣,今年初也陸續急售,也成了投資族群想撿便宜的對象。

浮洲合宜宅6筆法拍交易 規避10年禁賣期

不過除了資金周轉或債務問題,法拍也成為一種「脫身」的手段,板橋區35件法拍屋,其中有6筆是來自浮洲合宜宅,就是因為部分屋主透過法拍轉手,規避10年禁止銷售限制,藉此在禁售期前轉手獲利出場。此外,不少公同共有物件,所權人會訴請「變價分割」,讓資產藉由法拍途徑,達到簡化產權、合理分配價金的目的,法拍案件數也因而增加。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通常不動產拍賣物件是反應至少4個月前的債務狀況,因此今年上半年的拍賣,是反應去年底到今年初有財務問題的狀況。

法拍屋若進入二、三拍,底價可望低於市價,有機會撿便宜,不過張旭嵐也提醒,若為不點交物件,常會發生租客惡意占用的問題,處理不易等問題,加上不能事先看屋,最好在投標前多了解社區狀況,了解該屋遭法拍原因,另外要注意法拍屋轉手獲利,仍需課徵房地合一稅制。

疫情影響收入 雙北法拍量年增逾4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