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減少不等於房價會跌 近5年北市少18萬人、房價仍上漲
近5年南港新案價格上漲最多,每坪均價上漲29.3萬元。(記者徐義平攝)
人口減少與房價下跌無法劃等號。根據新案市調機構調查,2018年4月至2024年4月的5年間,台北市人口數減少約18萬人,但除信義區5年新案平均單價僅上漲2.8萬元外,其它11個行政區每坪均價上漲12萬元起跳,又以南港新案價格上漲最多,每坪均價上漲29.3萬元。
根據台北市民政局資料,近5年台北市總人口數減少約18萬人,12個行政區中以大安、士林減少較多,5年來均累積減少超過2.1萬人,反觀萬華、南港則人口減少數量較小,均不到1萬人。
近6年 北市6行政區新案每坪均價漲20萬元以上
再對照住展雜誌調查台北市12行政區近5年新案平均單價走勢,高達6個行政區的近5年每坪均價上漲超過20萬元,分別是中山、大安、大同、南港、士林與北投等。
至於,信義區為12個行政區中,近5年新案每坪均價漲幅最小、僅約2.8萬元,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指出,主因老屋重建腳步較慢、新建案供給零星,以及部分在售建案位於吳興街等相對低價路段等一連串因素所造成。
成采錡表示,人口因素對北市新建案房價衝擊並不明顯,主因是北市作為首都,買盤除首購、換屋等自住客外,投資、置產客比率也不低。尤其有能力在北市購屋的高資產族群,相較少子化議題,更看重全球政經局勢發展及國內政策動態,像是央行升息、「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等。
此外,近年影響北市房價的關鍵因素,包括都更、危老重建推動和區域發展題材刺激,人口增減非主要因素。即便過去常出現人口減少將降低住宅需求,讓北市房價更容易下跌的論調,然而現實是營建業缺工問題,使建築業者上漲的營造成本成本反映在房價上,也是當前新建案房價繼續微幅攀升的原因之一。
-
共有農地遭共有人違規使用 慘遭核課大筆地價稅 專家:檢附這種契約書可申請課徵田賦
陳先生與張小姐原共有一筆農地,原按田賦(目前停徵)課徵,因部分面積興建未經核准的建物、鋪設水泥等未作農業使用,經稅捐稽徵機關改按一般用地稅率...〈more〉
-
每戶只剩2.41人!「人口大逃殺」竟與這項新政策有關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more〉
-
他一年送兒女各240萬 犯「這錯誤」遭連補帶罰近50萬
不少家長會藉由每年每人的贈與稅免稅額244萬,逐年贈與給子女,但要注意若同一年度贈與他人的財產超過244萬,就得申報贈與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more〉
-
土城市況回穩 三區新案輪番上陣 早鳥、促銷優惠全都來
土城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近期運校重劃區供給量持續不間斷,據住展雜誌調查,繼稍早公開的「合康雙匯」、「朗沐」後,推案王寶佳機構旗下和耀建設又一...〈more〉
-
樓上小孩像馬?搞懂大樓「隔音設計」3大重點
大樓住家常有噪音干擾問題,也常發生因樓上鄰居奔跑聲、被家具拖移而互相指責吵架,憤怒嗎?這類的噪音大多歸咎於大樓的隔音設計,建築師是有義務對建...〈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