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屋需求各不同 掌握重點才能越換越好
人生進入下個階段,可能就有換屋的需求。
受到央行升息、《平均地權條款》上路影響,近期買氣明顯降溫,尤其財政部加碼針對七都進行管制性限制貸款,讓投資客無所遁形,在房市反轉後,首購、首換等自住客成為市場主力,首換族雖已有購屋經驗,但所需條件與首購大不相同,該如何越換越好、如何做好資金分配運用,是重要課題。
雖然今年買氣大幅降溫,但民眾對於未來房價走勢,仍保持看漲趨勢,根據僑馥建經與逢甲大學合作針對民眾購屋意願與需求,有超過一半以上民眾看漲未來房價趨勢,在政府積極打炒房的影響下,自住客已是主要客群,尤其在近年首購產品當道,換屋族需求更是大幅提升。
「先買先賣」哪個好? 先評估還款能力
通常在第一次購屋後,會陸續面臨家庭成員改變,像是子女出生、父母離世,或是因為工作地點、小孩學區考量,而有換屋需求,雖然換屋族大多是雙薪家庭,但也可能正值小孩就學,以及上有父母需撫養的「三明治」階段,資金運用更為重要。
面臨換屋的首要課題,就是舊有的房屋到底要「先賣」還是「後賣」,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以「先買後賣」來說,等於同時間持有兩戶,首先得衡量自身資金,若屬寬裕,自然免於所謂急買急售,減少可能買貴或賣便宜的因素。
但要是資金有限,得留意持有兩戶的現金流問題,是否需要用第一戶來增貸應對,或是已婚者要先過戶給另一半,才能享有免於第二戶貸款成數、寬限期,或是其他一屋優惠上的限制,為需要留意之處。
至於「先賣後買」,陳炳辰說,賣屋後資金上較寬鬆,若後續購置僅持有一屋者,自然可享各項首購自住的優惠方案,甚至也包括現在最熱的新版青年安心成家方案。但如果先賣掉,在覓屋的這段過程中,通常得有租屋支出,如今租金水位高,就要仔細估算好找房子這段過程的租金成本,若一時找不到喜歡物件,在房價、通膨等逐年攀升之際,可能會發生越晚買越貴,或是為了早點搬新家而倉促購屋的狀況。
若想換到更大空間,專家建議可往蛋白區找起,但要注意通勤時間和交通成本。
空間需求、學區交通 換屋族需求多
換屋族群通常都是生活狀態發生改變,最常見的就是家庭成員增加,像是結婚、小孩出生、就學,或是父母年邁想一同居住等,這些都是空間需求或是住家位置的改變,以家有就學小孩來說,學區可能就是一大考量。
陳炳辰表示,其實換屋族往往不單就某一原因而換屋,以小家庭來說,若打算生育,居住空間、學區位置、接送上下學便利度、親子活動環境,都會一併考量,但通常面面俱到就會反映在高房價上。
如台北市知名的師大附中學區,每坪單價達100∼150萬元,其他台北市松山區的雙敦、內湖區的潭美,和信義區興雅等國小學區,皆為區域高價地帶,要當現代孟母,口袋可得厚實。
陳炳辰建議,若能有親友接送照顧,或是課後輔導、安親等照顧,倒也不一定非得在昂貴的學區地段購屋,就算非得講究學區,要在空間坪數與價格上達到平衡,中古大樓還是能在單價上有一、兩成的討論空間,以屋齡換取學區房價,亦為可考量的方式。
退休族首重便利和醫療資源,住家周邊有醫院更加便利。
通勤時間換取房價 擁更大空間
另外一種換屋族群,則是因換工作或工作地點改變,需要搬遷至更方便的地方,陳炳辰分析,若手頭資金不足,會建議以空間換取房價,尤其在現今高房價下更是必要的變通方式,但還是以通勤時間一小時內為主,若太長的時間將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而在估算時間成本上,各類快速道路、大眾交通運輸切勿以正常時段衡量,且太遙遠的車程也代表交通費用成本支出,即便有各類優惠套票,亦成為一筆固定生活開銷,是否划算都得衡量。
最後一種換屋族群就是退休族了,很多人辛苦了一輩子,在人生最後階段,希望能換到更舒適的環境,像是由沒電梯的公寓換到電梯大樓,或者換到醫療資源、生活機能較好的地段,又或者是以大換小,讓手頭資金更寬裕。
陳炳辰分析,雖然仍有一些退休族群選擇山林田野的環境,但事實上更多數的銀髮族群關心醫療、生活的便利性,以及手頭上現金使用的寬裕度,常有換屋至醫療院所周邊、市中心地帶,或是換成電梯大樓的兩房物件,相當切合實際。
工作地點、小孩學區設籍都會影響居住需求。
退休族以大換小 留意貸款成數
另外,近年流行的地上權住宅,也退休族可以選擇的物件之一,通成地上權住宅所處地段都不錯,且房價也相對便宜,新房子不論是管理、屋況都無須煩惱,雖然有使用年限問題,但以時間來算,其實已足夠。
陳炳辰表示,長年累月積攢資產的退休族,換屋就可不必擔心貸款成數問題,若真有買房資金疑慮,可以自身其他資產實力,或子女擔保來取得較充裕的房貸。另建議無論如何都以持有房產為主,切莫賣屋租賃,租屋市場對於年長者並不友善,且通膨也會耗損退休現金,若長者在日常生活支出上有壓力,可考量以大換小,或以房養老等方式變通。
專家也建議,買房主要仍以坪數、價格來篩選區域,透過這2個條件交集,大概就能找到符合地點,或許便宜的蛋白區機能較不足,但也有機會換到更大空間,在未來交通建設或機能到位後,就可補足缺點,像是北部的林口、三峽、淡水,過去被稱為「鬼城」,在歷經幾年開發後,現在已是許多年輕家庭首選。
-
預售屋一周只賣一戶房市慘爆?專家:信心已經瓦解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發酵,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急凍,買氣驟降。信義代銷經理童莉婷指出,歷經數月盤整,市場已逐漸適應政策,惟買氣回溫力道溫吞,預售...〈more〉
-
買節能家電可退稅 他期限內申請卻疏忽「這編號」 2千補助飛了
民眾購買符合規定的節能家電,別忘申請補助,但要注意申請期限,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只要於今年6月14日前購買符合經濟部核定能源效率第1級或第...〈more〉
-
新竹逾期繼承登記今起公告 超過5400筆不動產恐遭標售
新竹縣114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將今起進行公告,公告期至6月30日止,為期3個月,今年度公告案件包括576位被繼承人、5461筆土地...〈more〉
-
長輩遭遇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 南市採「地政3寶」防堵詐騙 提高不動產交易安全
近來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尤其詐騙集團多鎖定年紀較高的長輩,為防範現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目前南市府地政局積極推動「地政3寶」房地防詐措施,包括...〈more〉
-
低潮才正開始?李同榮:房市將面對三隻黑天鵝+一隻灰犀牛考驗
2025房市經過第一季價量俱疲的表現後,市場呈現出一片觀望與悲觀的氛圍,多方不得不承認2024年Q4就是七年來多頭結束的終點,而面對市場由多...〈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