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署地上權標售 14筆全槓龜
經過這次地上權標售全部槓龜,國產署預計12月再公告新一波地上權標案。(國產署提供)
國產署21日公開標售全台14筆地上權標案,結果全數流標,最受關注的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土地,在第3次降價招標加上地租改採部分固定制後,仍以流標收場,業者認為主因是當前市況風險與變數仍多。
這次標售14筆精華土地分布於7縣市,包括北市中山、北投區土地,台中市6筆、高雄市2筆,其餘桃園、嘉義、台南及花蓮各有1筆。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分析,地上權標售雖然更改遊戲規則,將地租的3分之2改為固定制、3分之1為原來浮動制,以財務的角度來看,好像租越久越划算,但就開發商的經營策略來看,取得土地後,可能有三種選擇,以現在市況或制度來說,風險仍大,觀望心態濃。
首先,開發商可用過去興建銷售集合住宅的方式進行開發,但由於消費者貸款成數低、利率高、不適用優惠貸款等,地上權產品先天限制因素多,事實證明無論是蓋成豪宅賣給不需要貸款的富豪,或是小宅賣給首購年輕人,前者想將資產傳子傳孫,後者要花費更多的貸款支出,恐怕都不願買單,市場成績與預期落差極大。
第二類是建商、壽險業打算以較低的土地成本取得開發權,興建後做長期收益產品經營,然而,目前國內商用不動產的投資報酬率偏低,但主管機關統計今年新的公告地價只有市價的2成,可見未來調漲空間仍大,微薄的獲利可能一下就被吃光,何況還有產品供需條件、經營門檻、空置率,甚至政府產業政策等變數,開發商可能還需考慮。
黃舒衛說,最後是房市價格趨緩,開發商的投資行為本來就變保守。地上權是一場要談70年的戀愛長跑,不能見好就收,現在政府重推都更,投資成本相對少很多,開發商籌碼有限,打安全牌、回頭整合都更,也會產生排擠作用。
-
別再只盯都會區!這「兩縣市」房價默默飆破10%、超越六都
近年房市交易熱絡,傳統上被視為非都會區的苗栗縣與嘉義縣市也成為房價增長的黑馬,展現出驚人的成長力道。根據清華安富房價指數最新公布2025年2...〈more〉
-
2024豪宅王者竟不是台北?這座城市橫掃全台成交榜
2024年全台豪宅市場的最新成交榜單正式出爐!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資料顯示,台中市成交件數橫掃全台,光是「一聯三寶由雙陸」七大頂級建商就有...〈more〉
-
媽媽過世、父子爭產撕破臉 專家點出「一關鍵」:爸爸其實分更多
當繼承發生時,配偶是當然繼承人,小孩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由配偶和小孩之間分配被繼承人的遺產。無論是均分繼承或是協議分割,都要全體繼承人同...〈more〉
-
房屋稅新制也有小確幸?!農業設施做住家用 遷入戶籍將可節稅雙享
老王為了耕種一筆位於台南新市區的3分農地,有搭建農業資材室放置農耕用具,老王最近聽朋友說,若是農業設施遷入戶籍當做自用住宅,也能申請自住優惠...〈more〉
-
國道7號通車也將延後?高市交通局:計畫未變 沿線小港、鳳山、仁武房市紛沾光
近來因原物料上漲、疫情與缺工等因素,造成高雄三條推動中的捷運路線的通車期將後延,讓外界擔心預定明年動工的國道7號是否也難逃延後通車命運?高市...〈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