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修繕需要資金? 民眾誤信詐團騙術「240萬險遭騙走」
地政處提醒,詐騙集團常以「投資理財」為名義,誆稱快速獲利,誘使民眾抵押不動產舉債投入虛構商品或平台,甚至教導民眾使用各種應對詢問的「劇本」,降低承辦人員的警戒。(資料照)
不動產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新竹一名民眾因有房屋修繕資金需求,至地政局要申報抵押權設定登記,幸好被地所人員機警發現異狀,成功阻攔詐騙,守住民眾240萬財產。
新竹市地政事務所說明,該案申請人因資金借貸需求,故至地所申辦抵押權設定等登記,地所同仁在審查案件時,同步啟動關懷提問機制,民眾當下表示因為房屋修繕而有資金需求,與債權人則是透過網路認識,彼此並不熟識,雖經再三確認,但仍堅持辦理登記。
地所指出,承辦人員依過往經驗,判斷申請情境高度符合不動產詐騙特徵,旋即通知警政單位協助聯繫申請人家屬查證並溝通說明,經與家人討論後,申請人決定撤回登記申請,成功攔阻一場潛在的高額詐騙,保住多年辛苦積蓄。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高度重視民眾財產安全,在「識詐、堵詐、阻詐、懲詐」四大防詐策略下,全面啟動跨機關合作,針對高風險案件加強查核。
地政處提醒,詐騙集團常以「投資理財」為名義,誆稱快速獲利,誘使民眾抵押不動產舉債投入虛構商品或平台,甚至教導民眾使用各種應對詢問的「劇本」,如「家人生病就醫」、「房屋修繕」、「償還貸款」、「創業資金」或「子女留學」等理由,以規避地政機關提問,並降低承辦人員的警戒。
地政處強調,全國各地所已配合內政部落實「高風險案件關懷機制」,但打詐防騙須仰賴跨機關合作與全民參與,方能有效防堵。民眾面對財產異動務必謹慎,與家人充分溝通,並善用「地籍異動即時通」第二組手機號碼與電子郵件,主動填寫家人聯絡資訊,讓警覺與關懷成為防詐的第一道防線。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