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必備 居家攻略!防潮、除濕、防霉一次搞定
特力屋建議使用除濕機時將濕度設定在55%左右,防止家中空氣過於乾燥。(圖/特力屋提供)
近日午後雷陣雨頻繁、颱風季即將報到,濕氣成為家中無聲的入侵者。不論是牆面冒出霉斑、衣櫥發出異味,還是地板濕滑、家電受潮,對於長年處於高濕度環境的台灣民眾來說,除濕、防潮早已是居家日常不可忽視的課題。
防潮三面向:建材、軟裝與生活設備缺一不可,針對台灣潮濕氣候,特力屋歸納出三大類居家防潮重點,包括建材選用、軟裝搭配及生活裝置應用。
針對衣櫃、鞋櫃等密閉空間,可選用吸濕掛墊、防潮包、除濕蛋等。(圖/台隆手創館提供)
1.室內建材運用:
若居住環境鄰近水岸或靠山區,牆面翻修建議選擇防霉抗菌、無味環保的乳膠漆,或具備多孔性、可調節濕氣的礦物塗料,不僅美觀更兼顧機能。地板建材也可選擇防潮木地板、SPC石塑地板等不易吸濕材料,有效阻絕濕氣滲透。
2.軟裝配置:
布質窗簾吸濕性強,建議隨季節更換;若追求抗潮性與空氣流通,可改採木質百葉窗或蜂巢簾,後者因材質為不織布,不易發霉又能遮光通風,是多數住宅的萬用窗簾選項。
3.居家裝置應用:
(1)除濕機:建議放置於房間中央位置並遠離牆面,開啟衣櫃、鞋櫃加強空間除濕效果;密閉門窗搭配循環扇運作效率更高,濕度設定約55%最為適宜。
(2)浴室防潮:濕氣最重的空間莫過於浴室,使用後刮水並搭配排風扇,能有效降低濕度。現在市面上更有整合換氣、抽風、乾燥與暖風功能的涼暖風換氣乾燥機,四季皆可使用。
(3)空調與洗衣機保養:冷氣應在關機前使用送風排出殘留水氣,洗衣機則應每年至少清洗一次,避免濕氣殘留造成黴菌孳生。
「GW甜甜圈分離式除濕機」則以輕巧吊掛設計搭配還原座除濕再生,兼顧CP值與環保。(圖/台隆手創館提供)
根據台電資料顯示,夏季為除濕機使用高峰,若操作不當,不僅效能大打折扣,還可能引發用電安全問題。專家提醒,使用除濕機時,應避免周圍擺放雜物與易燃物品,保持與牆面、窗簾等物至少50公分距離,確保散熱空間。
同時勿與其他高功率家電共用延長線,以防過載起火。除濕時也應避免將衣物直接覆蓋在出風口,避免阻礙散熱,釀成危險。此外,除濕機屬高功率電器,應使用專用插座,並養成離家或睡眠時關機、拔插頭的習慣;濾網則建議每2~3週清洗一次,可避免堵塞並省下約8%的耗電量。
選購家電這樣挑 省電安全最重要
選購除濕機時,需依照室內空間坪數挑選合適機型。原則上,每坪每日除濕力需達1公升,若空間濕氣重,應選擇除濕力更強機型,例如10坪空間選12~13公升的產品效果更佳。同時建議選用具1級能源標章產品,長時間運轉也較省電。
除了大型除濕機,小型除濕配件也值得善用。針對衣櫃、鞋櫃等密閉空間,可選用吸濕掛墊、防潮包、除濕蛋等,部分商品如矽藻土除濕塊與吸水踏墊可重複使用,環保又美觀。
近期消費者選購除濕機時,有烘衣鞋架專用配件等附加功能、儲水箱方便拿取更加分(圖/特力屋提供)
櫥櫃內可搭配吹風機或電風扇吹拂保持乾燥,小空間則建議定期開櫃通風、以乾布擦乾積水,搭配矽藻土或木炭材質除濕包更有助防霉除臭。
家具挑選上,具防潮材質設計者如鋼製或實木家具壽命更長、維護簡易;裝修時更應注意「封邊」處理,以阻絕濕氣滲入,其系統櫃體設計皆預留離地距離並加裝踢腳板與止水條,可避免拖地水氣侵入櫃底,降低受潮變形風險,是實用與美觀兼具的設計巧思。床墊部分,建議使用全包式保潔墊,搭配具透氣性與抗菌功能的表布,每月清潔一次,五年汰換一次,能有效抑制細菌與塵蟎孳生。
夏季人氣除濕好物 功能×顏值兼備
台隆手創館推出「夏雨天新主張」除濕專區,人氣商品如「THOMSON二合一環保除濕機」結合除濕盒與除濕機雙效,45分貝超靜音設計,適合臥室或孩童房使用;「白元Dry & Dry UP吊掛式除濕包」則以香氛除濕為亮點,金木犀花香最受家庭主婦青睞。
若鞋子受潮難乾,「igrass多功能伸縮烘鞋機」提供15秒快速發熱、可調整大小適用各鞋款,深受網友好評。針對衣櫃或車內空間,「GW甜甜圈分離式除濕機」則以輕巧吊掛設計搭配還原座除濕再生,兼顧CP值與環保。
不容忽視的還有萬用吹風機!台灣高濕度環境讓「TESCOM大風量負離子吹風機」在雨季熱銷,進家門後迅速將衣物、髮絲與包包上的雨水吹乾,是最原始卻仍有效的除濕利器。
小習慣大幫忙 掌握抗潮生活新哲學
居家除濕不僅靠電器輔助,更需要正確生活習慣支撐。養成浴後刮水、食器倒蓋瀝乾、定時開窗通風等習慣,不僅可降低濕氣,也能預防黴菌與塵蟎孳生。台灣年平均濕度超過80%RH,面對天氣多變與濕氣纏身的環境,從建材選用、設備搭配到生活細節,都需要更聰明地規劃。唯有全面升級「居家抗潮防線」,才能在潮濕季節中也擁有舒適又健康的理想生活空間。
若鞋子受潮難乾「igrass多功能伸縮烘鞋機」可調整大小適用各鞋款(圖/台隆手創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