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屋雙老難翻身?建商籲:比照東京都更才有救

2025/07/23 21:50文/記者朱語蕎

台北市老屋多,加上屋主年紀漸長,對都更改建力不從心。(資料照)台北市老屋多,加上屋主年紀漸長,對都更改建力不從心。(資料照)
台北市長年面對人口老化、屋齡舊化的「雙老」現象,加上台北市房價高,讓年輕族群近2年轉往新北、桃園以及基隆購屋通勤,專家就建議,政府應儘速立法簡化都更危老程序,激勵民間建設公司投入,方能改善長者生活品質及換屋意願。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5年第一季為止,台北市平均房屋稅籍住宅類平均屋齡已達38年,加上高齡者擁屋、擁地比例又是全台最高,寶和建設副總經理陳威丞分析,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公寓大多缺乏電梯,高齡長者通常在當地居住多年,一般不願隨意搬離,這些長者對於需要多次協調的都更危老事宜逐漸力不從心,建議政府應積極介入,讓重建變的簡單而直接。
陳威丞提到,東京早在數10年前就面臨相似的人口老化及建物老舊問題,日本政府透過丸之內、大手町的連鎖式都更,以及近年著名的麻布台之丘大規模都市更新計劃,結合環狀捷運線的建設,成功打造國際商業與交流中心,並建構完善的都市基礎設施、營造友善外國人生活環境、強化防災能力,不僅改善了老舊市容,更吸引國際企業進駐,大幅提升了東京的國際化程度與經濟活力。
他認為,台北可以師法東京經驗,透過策略性的都市計畫檢討及都市更新,重新塑造城市形象。陳威丞說,日本為解決建物老朽與天災威脅,2024年通過修訂「日本公寓標準管理條例」中的「區分所有法」,不僅下修共有區域修繕表決門檻,更將拆除重建同意門檻自「5分之4」調降至「4分之3」。
台灣與日本都位於環太平洋的地震帶上,但近年台北的都更牛步化,甚至需要1400年以上,陳威丞直言,政府若能多加思考從制度面、法務面以及實施面上思考,才能真正解決都更緩慢的問題。並藉由市容的更新,吸引更多國際投資,提升台北的國際競爭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