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宅補助來了 政府將砸50億搶救老公寓
台北市老屋多,加上屋主年紀漸長,對都更改建力不從心。(圖/資料照)
面對全台逾500萬戶30年以上老屋逐年老化、銀髮人口快速攀升,內政部近日於部務會報中,由國土管理署報告「老宅延壽規劃進度(含危老條例修法進度)」,並正式宣布啟動「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草案」,將爭取50億元特別預算,針對屋齡30年以上、樓高4至6樓且初評為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修繕補助,力圖改善人宅雙老問題,計畫草案將送行政院核准,預計第4季公告受理,營造產值上看100億元。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該計畫已納入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之特別預算項目,內政部將儘速報請行政院核定施行,並結合衛福部長照2.0/3.0與經濟部ESCO節能政策,透過管線更新、屋頂防水、立面整修、無障礙設施增設等項目,提升高齡者居住安全與行動便利性,讓長者得以在熟悉環境中安心老化,減少換屋壓力與生活負擔。
內政部指出,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台屋齡逾30年建物占總住宅存量逾半,為落實建築物生命週期管理與淨零碳排政策,未來將透過專業輔導團隊、簡化行政程序、資金補助等手段,協助民眾檢視並執行室內外環境整建,包括電力、給排水、通風照明等機能性改善,藉由不拆屋、少碳排的方式提升建物結構安全與居住品質。
國土管理署並同步啟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檢討,研議新增修繕處理機制,補足現行法規重建為主、缺乏整建配套的制度空白,建構「危老可重建亦可整建」的雙軌模式。
內政部強調,為妥善處理老屋整建議題,自2024年起已陸續召開「建築物延壽整建維護研商」、「老宅延壽 老人更安心研討會」、與全聯會等實務諮詢平台,並於今年辦理多場「老宅延壽機能復新座談會」,整合經濟部、衛福部及地方政府資源,廣納產官學界意見,作為後續報行政院核定的重要依據。
該部表示,透過此計畫不僅能減少重建帶來的大量廢棄物與碳排,更能推動建築、土木、室內裝修等營建產業升級,擴大內需市場,形成兼具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的循環住宅政策,真正落實「住得久、住得好、住得安心」的高齡友善城市願景。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