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拖5年!房價漲200萬還買少3坪 你還敢等?
全台首季購屋人平均鑑估值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231.3萬元,不過平均購屋面積卻減少3.1坪。(圖/資料照)
全台近期買氣大減,惟房價仍是顯著成長。住商機構觀察聯徵中心統計,全台首季購屋人平均鑑估值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231.3萬元,不過平均購屋面積卻減少3.1坪,換言之,民眾若晚5年買房,除得多付2百餘萬元,同時少買一間3坪大空間。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疫情後房價走高,惟民眾所能負擔的總價帶不變情況下,無奈的購屋人只能越買越貴、越買越小。
根據聯徵中心數據,2025年第一季全台購屋貸款平均鑑估值達1,374.8萬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231.3萬元,增幅高達20.2%;細數全台七大都會區數據,平均鑑估值皆成長2百餘萬元以上,其中又以新竹縣市鑑估值分別成長592.5、889.1萬元最高。賴志昶指出,全台歷經疫情後的房市大多頭,房價大幅起漲,其中新竹縣市受惠於科學園區議題,吸引高科技人才持續移入,惟區域周邊開發日趨飽和,當地剛需難以滿足之下,致使房價飆漲幅度驚人。
相較之下,全台購屋人平均建物面積,自2021年至2025年間,從45.1坪縮水至42.0坪,減少3.1坪;觀察七大都會區狀況,各都會區皆有不同程度減少,並以南二都的台南、高雄購入建物面積分別縮水5.7、5.4坪最多。賴志昶認為,南二都房市過去以透天、大坪數物件為大宗,惟歷經市場趨勢變化,不管是供給或需求皆以小宅為主,加上消費者薪資水準漲幅遠低於房價走勢,致使南二都民眾晚5年購屋,平均每人少買一間約5坪大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新竹縣市不僅房價成長驚人,且也是七大都會區中,惟二建物面積維持成長的縣市。住商不動產新竹圓環昕語研加盟店店長趙康翔表示,大新竹地區購屋人會出現「房價越來越貴、民眾卻越買越大」的趨勢,主要原因有二,一世2021年至今年台股漲勢有目共睹,而本身會有股票分紅的竹科客,獲利更是驚人,但他們也深怕資產隨股市波動,因此願將熱錢流往不動產市場,並由於薪資水平較高,以換屋、高總價物件為大宗,造成大坪數市場仍有一定支撐力道;二是區域過去熱區在東區的關埔重劃區,但近年來該區開發飽和,買氣遞延到北區、香山區等處,而上述區域市場供給又以大坪數物件居多,因此造成整體房價上揚、建物坪數亦跟著大幅起漲。
賴志昶提醒,下半年面臨全球局勢不穩,政局波動干擾市場,金融風險提高不少,適逢近期房市受央行第七信用管制措施、限貸令等政策制肘,房市翻轉之際,建議購屋人慎選標的物件,並不宜追高房價,否則面臨變動,資產受損恐怕欲哭無淚。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