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老屋失寵?北市老屋交易量碾壓新屋5倍 專家揭:兩大優勢難取代

2025/07/29 14:13文/記者朱語蕎

誰說老屋失寵?北市老屋交易量碾壓新屋5倍 專家揭:兩大優勢難取代近1年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中古屋交易占比高達55%,為北市交易主力的住宅產品。(
永慶房產集團提供)

新舊屋一般存在一定價差,近年民眾喜愛購買新屋,但市中心房價高,許多人還是會選擇坪數實在的老屋,根據業者彙整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中古屋在價量上與新屋呈現明顯落差,但統計顯示,近1年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交易占比更高達55%。
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除了內湖區、南港區以外,其餘行政區皆以屋齡30年以上中古屋為交易主力,若以全市來看,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整體交易量更是屋齡5年以下新屋的5倍之多。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台北市因開發早、素地稀缺,新建住宅供給有限,整體屋齡偏高,而相較於新成屋,中古屋在價格較親民、坪效高、地段成熟等優勢下,成為自住與首購族的主要選擇。
其中又以大安區、松山區兩區域差距最大,大安區和松山區屋齡30年以上的交易量占比分別高達69.4%和68.5%。陳金萍表示,台北市許多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多位於市中心或交通樞紐周邊,所以即便屋齡偏高,仍吸引預算有限但希望入住核心地段的購屋族群。此外,中古屋可提供彈性較大的格局調整空間,總價相對親民。對首購族而言,比起新屋來說,中古屋「買得起、空間大」的實用性更為重要。
而屋齡5年以下的住宅交易占比最高的大同區,陳金萍表示,受惠於西區門戶計畫推動,加上危老、都更案逐步落地,區內新建案供給穩定釋出,也帶動新屋買氣不弱。雖然大同區整體屋齡偏高,但只要有新案推出,往往因地段成熟、總價相對可接受,吸引在地換屋與首購族進場,讓新屋交易表現脫穎而出。近1年大同區屋齡5年以下住宅的交易占比超過3成,位居北市第1。

誰說老屋失寵?北市老屋交易量碾壓新屋5倍 專家揭:兩大優勢難取代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