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加屋齡超過85就GG?「這族群」買老公寓恐遭銀行打回票

2025/07/31 00:37文/記者張瀞勻

老公寓雖總價相對親民,但對高齡購屋族來說卻不一定買得動。(圖/台灣房屋提供)老公寓雖總價相對親民,但對高齡購屋族來說卻不一定買得動。(圖/台灣房屋提供)

老公寓雖總價相對親民,但對高齡購屋族來說卻不一定買得動。根據統計,50歲以上族群購買30年以上老公寓的比例不到兩成,70歲以上更低於0.5%。除了無電梯不利居住外,銀行對「年齡加屋齡」的審核限制,更讓不少人連貸款門檻都跨不過,成為購屋卡關的隱性痛點。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50歲以上的退休族,財富收入有一定程度,早年持有的老公寓也都增值,不過考量老公寓多無電梯,不利高齡居住,如購屋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多半會以有車位的大樓產品為優先,因此人生下半場逐漸出現「賣公寓,換大樓」的換屋規劃。

此外,部分銀行核貸設有內規,貸款人年齡加上屋齡以不超過75~85年為原則,市場中古公寓屋齡多在30年以上,貸款人年齡如超過50歲以上,較容易在銀行核貸條件上卡關,相對不易吸引高齡者進場。

李家妮指出,內政部規劃於2025年第4季推出「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針對屋齡超過30年、樓高4至6層且經初評結構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修繕經費補助,其中包含加裝無障礙設施、立面修繕等項目,有助讓長者無須面臨換屋壓力、青年也能回流居住,推估也將影響老公寓結構性買盤再變化。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則表示,公寓產品其實有樓層別的不同效益,倒不一定都為劣勢,低公設比常成為主要優勢外,一樓若有庭院、獨立出入口、營業用店面功能,則更為多元而豐富其價值,其餘樓層可能在三樓以下會較無爬樓梯的困擾,也會成為優點。

陳炳辰認為,五樓有時可以稍有景觀與隱私性,加上不會有樓上鄰居生活起居的可能干擾,亦會是樓層特色,要是地段不錯的四層樓公寓會容易有危老都更吸引力,也是挑選公寓時可注意的地方。

年齡加屋齡超過85就GG?「這族群」買老公寓恐遭銀行打回票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