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不是倒閉才會發生!這三招看穿「假信託真吸金」

2025/08/03 10:04文/記者張瀞勻

預售屋雖然讓買家有時間籌措資金、挑選心儀格局,但若碰上建商倒閉、工程停擺,恐惹來「爛尾樓」惡夢。(圖/資料照)預售屋雖然讓買家有時間籌措資金、挑選心儀格局,但若碰上建商倒閉、工程停擺,恐惹來「爛尾樓」惡夢。(圖/資料照)

預售屋雖然讓買家有時間籌措資金、挑選心儀格局,但若碰上建商倒閉、工程停擺,恐惹來「爛尾樓」惡夢。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其實每年真正倒閉的建商比例不到0.1%,爛尾樓平均一年僅發生1件左右,與交屋量十數萬戶相比比例極低。

何世昌強調,目前媒體對「爛尾潮」的渲染恐過度,但民眾仍應審慎面對風險,並且從源頭就做好篩選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建商倒閉多數非因銷售不佳或政策限貸,而是體質不佳與業外投資失利所致。一旦資金調度失衡,即使原本銷售順利的建案,也可能中途出問題。

針對「繳工程款前該注意什麼」,何世昌給出三大提醒,第一,查詢建商紀錄,民眾可透過司法院網站查詢建商是否有司法訴訟或跳票紀錄,這些紀錄往往透露出財務風險的前兆。

第二,密切關注工地進度,購屋者應定期「巡田水」,觀察工地是否持續動工,有無工程停擺現象,何世昌說「別傻傻繳工程款,現場卻連地下室都還沒挖」。第三,注意信託帳戶運作,即便建商宣稱使用「價金信託」或「價金返還保證」,民眾仍應確認帳號是否為信託專戶,部分小建案甚至曾出現資金未入信託、帳戶由建商私用的爭議。

此外,如果遇到建商財務異常,承購戶可團結尋求法律協助,並要求建經公司或銀行停止撥款,啟動續建機制。這樣做能避免資金繼續流入無法履約的建商手中,降低損失。

何世昌表示,慎選代銷公司的保障,勝過建商名氣,實務上大型代銷公司的案子,倒閉風險更低。「前二十大代銷公司承接的建案,近20年來幾乎沒出現建商倒閉的紀錄。這些代銷公司對建商體質有完整評估機制,是購屋者第一道風險過濾。」反之,小型建商與小型代銷合作的案子,可能自己就更要多做功課,確保興建過程順利。

此外,許多建案標榜履約保證,但何世昌提醒:「履保分為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還保證等類型,保障力道不同,重點是看受託機構是否落實監管,而不是單看契約字面。」民眾還應主動查詢該信託銀行或建經公司過往是否有履保爭議紀錄,避免掉入「看似保證、實則空轉」的陷阱。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