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球來了!大咖不愛商辦? 反手加碼雙北這種產品

2025/08/12 08:40文/記者張瀞勻

在利率高檔與匯率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保險業正調整不動產投資策略。(圖/資料照)在利率高檔與匯率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保險業正調整不動產投資策略。(圖/資料照)

在利率高檔與匯率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保險業正調整不動產投資策略,從過去偏好雙北既有商辦與老舊大樓,轉向土地、整棟廠辦等可彈性規劃的資產,並鎖定捷運周邊、產業園區與火車站等大型交通節點,以提高投報率並分散風險。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保險業布局明顯從雙北既有商辦、老舊大樓,轉向土地與整棟廠辦等可彈性規劃的資產,並更傾向發展中區段或大型交通節點,例如捷運周邊、產業園區與火車站附近等。這類資產未來可自建、整修或回租,投報率有機會拉高至3%至5%左右,比單純坐收租金的既有大樓更具彈性與報酬潛力。

她補充,目前保險業者的資金運用方式,已不再只追求「穩定收租、抗跌保值」,而是更重視資產未來如何「創造更高報酬」。購買可新建、整修或出租的整棟大樓或土地,能讓資產有更多運用空間,也可能帶來比傳統出租更高的投報表現。特別是在2025年利率仍不低的情況下,以此靈活布局,有助保險業者掌握長期收益機會。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受到新台幣4月、5月暴力升值影響,坐擁龐大海外資產的保險業「身家」大幅縮水,不少業者大舉出脫美債、美股來降低損失。在手握現金的情況下,如何分散投資風險成為當務之急,前進相對安全的台灣不動產市場就是一個選項。

他表示,過去幾年受限於金管會對不動產收益率的限制,許多保險業者布局台灣不動產時,只能從雙北轉向桃園及中南部市場,尋求更高投報率。但隨著中南部房價飆高、收益率轉差,加上金管會自今年1月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降至2.545%,雙北不動產投資可能性再度提升,整棟廠辦、地上權、土地等資產,成為保險業中長期投資的新選項,也有助降低海外投資風險。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