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急凍暗藏危機 但法拍都失色專家揭露其玄機
全台法拍新案件占比下滑。市場冷清。
在房市交易持續降溫下,連向來被視為市場寒暖指標的法拍市場也不見亮點,最新統計顯示,全台今年至8月11日新流入案件占比全面下滑,甚至有法院整周不開標,然而在整體市場低迷中,台中輕屋齡物件卻逆勢增加,搭配交屋潮與雙貸族創新高的壓力,透露市場暗流正在醞釀。
根據最新法拍統計,2025年至8月11日全台新流入案件占比為30.7%,低於2024年同期的32.35%,不僅未見攀升,反而持續走低。六都占比也同步下滑,桃園由去年高點43.45%降至35.96%,台北由40.82%降至35.46%,台中由38.81%微減至37.79%,台南以25.75%為最低,高雄則由40.51%大跌至31.94%。
占比全面下滑 甚至有法院整周不開標
過去房市轉冷時,法拍市場新案比例往往上揚,反映市場壓力,但今年數據卻呈現一致下修,顯示賣方雖面臨讓利壓力,仍盡力避免走到法拍程序,市場供給與成交量同步收縮。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分析,目前房貸違約案件並不多,原因在於部分法拍抵押物並非由第一順位銀行提出,而是來自民間二胎借貸的斷頭案件,「隨著政策收緊、銀行貸款困難,這類案件雖有增加,但整體量不高,甚至有法院整周沒有開標。」
然而,在冷清的大環境中,台中輕屋齡物件卻出現異軍突起的現象,統計顯示,根據寬頻房訊統計,光是今年前5月台中屋齡10年內法拍案件達19筆,較2023年、2022年的7筆成長逾2倍,2024年同期則為14筆,顯示上升趨勢明顯,徐華辰指出,這些案件多因民間借貸利息壓力無法償還,或與詐騙案相關,以往法拍多為老屋或持分物件,偶有大型標的,如今新成屋也進場拍賣,反映貸款收緊與買氣急凍正改變市場結構。
徐華辰指出,前幾年貸款利率低、信用管制寬鬆,因財務問題或繳不出貸款進入法拍市場的案件相對少,但近年政策趨嚴、銀行放款收緊,部分新大樓所有權人轉向民間借貸,當高利息難以負擔,就會依程序進入法拍,顯示結構性壓力正在累積。
交屋潮與雙貸族飆高,資金壓力升溫。
交屋潮壓力+雙貸族飆高 市場暗潮未歇
除了法拍市場變化,整體供給面壓力同樣不容忽視。內政部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用執照核發量近7萬宅,創2006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新高,台中市更以年增32.7%奪下六都冠軍,也是1999年有統計以來最高,觀察這波交屋潮源自2020~2022年疫情期間的推案熱潮,當時台商回流、資金寬鬆與自住買盤積極進場,共同推升推案量。
然而,如今交屋潮正好撞上限貸令,不少買家面臨貸款成數下修或貸款條件嚴苛,若屬《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前購買者尚可轉約,否則只能直面違約壓力,長期而言,這將對市場穩定性造成不小影響。
金融端的資金壓力也在攀升,根據聯徵中心統計,全台同時持有房貸與信貸的「雙貸族」人數,今年4月已達39.8萬人,創歷史新高,較6年前增加10萬人,自2012年有統計以來,歷年4月雙貸族人數多落在28~30萬人之間,但自2020年起逐步攀升,並在2020年後突破30萬大關。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房價持續高漲,使不少購屋族選擇以信貸補足頭期款,雖然近期限貸令讓此類方案減少,但股市投資風氣盛,也吸引部分有房族再借信貸加碼投資。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提醒,下半年除了全球地緣政治、關稅變數,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也讓房市前景更不明朗,過去不少房貸族透過房屋增貸或信貸加槓桿投資,若遇股市下殺或房市翻轉,尤其在利率攀升、銀根持續緊縮的情況下,資金壓力將顯著升高,「必須保守應對,避免陷入財務危機。」
央行管制造成近期房市冷清,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每當房市低迷到影響金融穩定時,央行都會採取措施。前波2016年房市低點時,剛好是近年台灣房市谷底,當時央行放寬豪宅以外的信用管制,加上後來台商大量回流下,台灣房市就快速復甦,房價也出現大漲,因此,看房市是否落底,看看央行何時鬆綁管制也是關鍵。
2025年以來不見法拍屋量大增,但雙貸人數卻大增後市值得。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