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高漲還得將就生活?租屋族也該有「舒服的權利」

2025/08/16 04:15文/記者張瀞勻

收納是租屋族永遠的課題,可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圖/特力屋提供)收納是租屋族永遠的課題,可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圖/特力屋提供)

每個月交出大筆租金,卻只能住在陰暗、擁擠又不好收納的小套房,這樣的情境是許多外宿上班族與學生的日常寫照,尤其這兩年通膨壓力不退,生活成本節節上升,讓租屋族的空間與品質被層層壓縮,就連最基本的舒適感也成了一種奢求。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截至2025年6月,台灣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7%,其中「居住類」與「食物類」支出漲幅居高不下,房租指數來到108.8,住宅維修指數達114.17,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即使選擇租屋、不背房貸,也無法逃過房價上漲帶來的生活壓力,在雙北與新竹等租金熱區,平均一間不到十坪的套房,每月租金就超過2萬元,再加上水電、網路、交通與外食支出,租屋族每個月能用來改善生活的預算所剩無幾。

INK鐵線收納系列為居家收納提供靈活且便利的解方。(圖/HOLA提供)INK鐵線收納系列為居家收納提供靈活且便利的解方。(圖/HOLA提供)

租屋不能釘牆沒關係 聰明收納與設備升級正夯

儘管如此,越來越多年輕人仍不願「將就過活」,在不能裝修、不能釘牆的租屋空間裡,他們反而更懂得透過小道具、小家電與聰明收納方式,為日常增添舒適與秩序感,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風格與節奏。

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圖/特力屋提供)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圖/特力屋提供)

最常見的改造起點就是燈光,許多租屋空間天花板僅配置一盞冷白光吸頂燈,缺乏溫度也無法調整明暗,近年興起的LED吸頂燈、立燈與磁吸燈,成為租屋族改善氛圍的第一選擇,不僅免打孔、安裝簡單,也可調整色溫與亮度,依情境切換閱讀燈、夜燈與主燈,讓下班後的房間不再只是「可以住」,而是「願意待」,而炎熱夏季讓許多小坪數空間悶熱難耐,結合照明與通風的吊扇燈成為另一項熱門選物,不少租屋族表示,吊扇燈不但節省空間、一機兩用,也能有效循環空氣,搭配開窗或移動式冷氣使用,室內溫度能降好幾度,「整間房都輕鬆多了」。

「REAL環保多功能衣架」兩側還貼心保留C型掛勾,細肩、吊帶、甚至褲子都能穩妥掛放。(圖/HOLA提供)「REAL環保多功能衣架」兩側還貼心保留C型掛勾,細肩、吊帶、甚至褲子都能穩妥掛放。(圖/HOLA提供)

而租屋最讓人頭痛的,其實是「東西不知道要塞哪」,狹小空間若沒有良好收納規劃,生活用品幾天內就會亂成一團。特力屋、HOLA與IKEA等家居通路業者觀察到租屋族的痛點,陸續推出免釘牆壁掛架、無痕掛鉤、三層收納車、掀蓋式儲物椅等,協助住戶在不破壞牆面與櫃體的前提下,完成垂直收納、分層儲物,甚至機能整合,像是HOLA的INK壁掛系列,主打免釘固定、模組彈性搭配,能自由貼在牆面、櫃門或浴室磁磚上,不占地又方便更動;IKEA經典款RÅSKOG三層推車,則成為許多人從租屋期一路使用到成家的萬用收納,從廚房鍋具、書桌文具、衛浴瓶罐到寵物用品都能一車搞定。還有適合櫃底延伸的夾式網籃、抽屜補充架與掀床收納設計,也成為小空間放大的主力工具。

除了住起來要順,吃起來也要省。物價上漲連鎖效應下,越來越多人選擇三餐自煮,從自己準備早餐、帶便當上班,到假日煮麵、炒菜解決外食疲勞,儘管租屋處未必都有獨立廚房,但簡易小家電與多功能鍋具,仍能讓生活變得更自主,像是兩人份小電鍋、導熱快速的平底深鍋、快煮壺與氣炸鍋等,都成為入門裝備,IKEA近期統計顯示,365+系列鍋具、保鮮盒與馬克杯等實用商品,在租屋年齡層購買率持續升高,代表「廚房不大照樣能煮」的概念已逐漸普及,而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

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圖/特力屋提供)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圖/特力屋提供)

通膨壓力居高不下 租屋生活成「被壓縮」日常

另一項生活中最容易忽略、但升級感最強的項目,是浴廁設備,過去租屋族多將就使用原本配置的老舊馬桶與蓮蓬頭,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願意添購免治馬桶座、強效花灑、快速乾濕分離設備等,來提升每日的如廁與洗澡體驗。特力屋觀察,近年免治馬桶座熱度持續增溫,其中不少商品採快拆設計,無須改管即可安裝,更能隨著搬家帶著走,深受租屋族青睞。

用水品質同樣成為在意健康族群的基本門檻,由於租屋處通常無法改動原管線,許多人改用可重複濾芯、更換簡單、無需插電的小型淨水設備,不僅對空間無額外負擔,也不用擔心搬家後不能使用,成為不少人新居落地後首購的設備之一。

窗簾與布織品也是打造「住得舒服」的關鍵角色,從阻光、隔熱、抗菌等功能出發,到顏色、布料、垂墜感等細節搭配,不同租屋族會根據生活節奏挑選適合的窗簾種類與質感,有人希望一覺好眠,選擇全遮光厚布簾搭配耳塞與地毯;也有人偏好自然採光,用白色調光簾與百葉窗營造北歐感空間;還有設計師指出,抱枕、地墊、床罩與窗簾色調統一後,視覺風格也會穩定許多,對心理壓力有實質緩解效果。

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圖/IKEA提供)保鮮盒、分隔盤與可堆疊儲物組合,也讓冰箱與小櫃子能更有效利用空間,不再有「一煮就亂、一放就爆」的窘境。(圖/IKEA提供)

近年來居家品牌觀察到,租屋市場已不再是「便宜、簡單就好」的市場,反而變得多元且精打細算,年輕租屋族群在受限預算下,反而更懂得掌握空間優化與生活便利的平衡點,從無痕式收納設計、機能整合家具,到快拆式家電與軟裝搭配,用最精簡的預算,換來最大的生活彈性。

儘管租屋空間有限,透過精準收納靈活應用,生活品質一樣不打折。(圖/IKEA提供)儘管租屋空間有限,透過精準收納靈活應用,生活品質一樣不打折。(圖/IKEA提供)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