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這幾區房市為何聞聲不見漲? 專家說實話
信義房屋專家表示,竹北高鐵特區擁有竹北最多的公園面積,加上百貨、旅館、影城與醫療資源逐步到位,打造出不擁擠、機能成熟的生活樣貌,近三年來平均每年吸引逾萬人遷入。(圖/信義房屋提供)
新竹竹北宏匯雙塔於7月正式動工,將打造地上26層的商辦與百貨複合地標,預計2027年底完工,進一步強化高鐵特區作為「台灣矽谷門戶」的角色。信義房屋專家觀察,宏匯話題過去已推升房價,動工效應雖未再引爆漲勢,但自住買盤穩健、生活機能成熟,仍讓高鐵特區穩居竹北房市焦點。
信義房屋竹二區協理陳世光指出,宏匯雙塔自規劃起即受市場關注,消息初期便帶動房價出現一波明顯漲幅。如今受信用管制政策影響,投資客退場,自住與換屋族成為市場主力,整體交易氛圍趨於穩定。
高鐵特區之所以受到青睞,來自綠地環境與生活便利性的關係。陳世光表示,區內擁有竹北最多的公園面積,加上百貨、旅館、影城與醫療資源逐步到位,打造出不擁擠、機能成熟的生活樣貌,近三年來平均每年吸引逾萬人遷入。此次宏匯動工雖未明顯帶動帶看量,但強化了自住型買家對區域的信心與期待。
信義房屋竹北東興店經理陳世文指出,預售市場信心雖趨穩,但整體價格分布明顯。高鐵特區預售屋每坪均價已突破80萬元;成屋市場則依屋齡條件而定,每坪成交價約落在58至80萬元之間,其中室內主建物23至26坪、總價約2500萬元上下的物件,在家庭買盤中最具吸引力。
目前房市進入盤整階段,買方市場成形。陳世文觀察,買方決策週期普遍拉長,不再如過去迅速出價。他透露,若物件近期頻繁降價,或為近兩年內購入後再掛售的產品,往往代表屋主有一定賣壓,有機會談出理想價格。
陳世文分析,產品選擇上,不同客層需求日趨分歧。年輕族群偏好氣派新案,重視外觀與設備現代感,多數產品坪數偏小、總價偏高,但對於重視風格與生活便利、短期居住為主的族群而言,仍具吸引力。家庭型買家則更注重空間與舒適度,逐漸接受屋齡10至20年的物件,只要格局方正、機能完善,更貼近實際所需。
陳世文表示,買房子最終還是要回到居住品質與舒適度的本質思考。以竹北當地結婚、生育率高的家庭為例,若有長期居住打算,建議可放寬部分條件,從屋齡、建商品牌到社區型態做彈性調整。他指出,許多買家初期偏好新屋,實際看屋後往往更能接受「空間大更實用」的現實選擇。
至於宏匯是否帶動周邊區塊房價上揚,陳世光認為,效應目前仍集中在高鐵特區,對縣治二、三期與台科大重劃區等地帶動效果有限。這些區域雖具潛力,但在交通與機能成熟度上與高鐵特區仍有差距,短期內難以同步受惠。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