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父母贈與房屋悔不當初?專家:只要繳「這種稅」就能討回來

2025/09/05 07:07文/記者張瀞勻

一名母親在8年前將房屋贈與給3名子女,各自持有三分之一所有權,近期因擔心房屋被變賣或抵押,決定與子女協議返還。(圖/資料照)一名母親在8年前將房屋贈與給3名子女,各自持有三分之一所有權,近期因擔心房屋被變賣或抵押,決定與子女協議返還。(圖/資料照)

近年不少父母基於愛心或節稅考量,會提前將房屋贈與給子女,但若日後擔心子女處分不當,想取回房屋,往往會遇到法律與稅務問題。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指出,若父母與子女雙方合意返還,並不需要透過法院判決或調解,只要依循民法規定解除贈與契約,再辦理返還登記,就能讓房屋回到父母名下。

實務案例顯示,一名母親在8年前將房屋贈與給3名子女,各自持有三分之一所有權,近期因擔心房屋被變賣或抵押,決定與子女協議返還,子女願意返還後,母親便面臨要用什麼方式處理的問題。若以買賣方式辦理,母親必須提出金流購買子女名下持分,對長輩而言並不實際;若以贈與方式返還,雖可免去金流,但需繳納契稅、贈與稅與土地增值稅,負擔仍不小。

鄭文在表示,根據內政部規定,已完成贈與登記的土地,若依民法規定合意解除贈與契約,不需再簽訂公定契約書,且免徵契稅,至於贈與稅部分,因現行免稅額為244萬元,若返還房屋與土地的移轉現值未超過免稅額,也可免課贈與稅。換言之,在此情況下,僅需繳納土地增值稅,雖然必須承擔公告現值調整後的稅負,但未來若母親再出售房屋,土地移轉現值將重新計算,等於「提前繳納」,並不會額外吃虧。

鄭文在提醒,父母若有意將房屋贈與子女,應事先考量子女的財務與婚姻狀況,並評估是否具備理財能力。若擔心日後爭議,除了可透過附條件或附負擔方式限制子女處分,也可預留返還空間。雖然合意返還有合法管道,但程序繁瑣且仍需繳納土地增值稅,對長輩來說仍是一筆負擔。因此,建議民眾在處理房產移轉時,應向專業地政士或稅務顧問諮詢,提前規劃,才能兼顧資產傳承與居住保障。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