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氣最旺的七月 買房是觸煞還是賺到?
鬼月淡季買氣降,議價空間反而放大。
農曆七月即將到來,房市買氣進入傳統淡季。雖然禁忌多、推案量縮,但專家指出,鬼月反而是買方議價與挑好屋的好時機,只要避開動土與入宅,就能化煞趨吉。
近期適逢農曆七月民俗月,在華人傳統文化中又稱「鬼月」,被視為陰陽交錯、陰氣漸旺的時期。雖然隨著醫療、科技與知識普及,民眾對許多民俗禁忌已不再全盤畏懼,但在房地產市場上,農曆七月仍被視為入宅、動土、裝修與搬遷的大忌。命理專家提醒,這段時間「飄兄飄姐」較為活躍,若觸犯禁忌,恐會引來無形干擾;同時,房市在此期間買氣下滑、推案量縮水,也讓有心購屋者有機會用更優惠的價格入手心儀物件。
室內保持明亮可提升居家陽氣。
根據住展雜誌觀察,過去幾年8月的推案量曾屢創高點,自2018年起北台灣推案金額多在千億元以上,2023年甚至逼近1,500億元,然而今年在利空籠罩下,鬼門開之際新案不敢輕易公開,預估8月推案量僅569.7億元,年減61.5%,創下近八年新低,比《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時,以及疫情三級警戒時的水準都還低。
雖然市場氣氛偏冷,但民俗月的「淡季效應」對買方反而可能是利多,因為競爭者少,選擇性多,議價空間也相對拉大,不少資深房仲與命理專家都認為,民俗月是看屋的好時段,只要避開特定禁忌日與入宅、動土等時間點,就能安全地完成交易。
專家提醒鬼月動土、入宅宜避開。
鬼月買房禁忌與操作訣竅 專家逐條解讀
命理專家楊登嵙指出,農曆七月禁忌雖多,但只要掌握原則,完全可以在鬼月「看房」、「談價」,甚至為後續入住與裝修做準備。他整理出農曆七月居家風水禁忌,提醒民眾保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避免鐵齒觸犯。
農曆七月不宜事項包括:
1.要開工動土:容易驚動好兄弟,宜等到農曆八月再動工。若七月前已動工,可繼續施工無妨。
2.不要入宅:小型物品或家電可搬入,大型家具、神明及祖龕等忌搬。
3.不要買房(立即交屋):人氣衰退,反而有議價空間,可先下訂、簽約,八月再過戶。
4.不要掛燈籠:易被好兄弟視為邀請,尤其忌白色燈籠。
5.不要掛風鈴:聲響會被誤認為通知,特別是銅鈴更忌。
此外,日常也應避免以下七項:室內過於陰暗、環境潮濕、裝修色系過暗、拱門拱窗造型、庭院樹木過度茂密、鞋頭對床、人偶過多,這些情況容易聚集陰氣,不僅影響運勢,也可能帶來健康與治安風險。
聚寶盆寓意招財納福、財源滾滾。
楊登嵙指出,鬼月的買房訣竅在於「動作分段」:先用淡季優勢爭取好價格,簽約後延後到農曆八月正式過戶與動工。若在六月底前買房,可先選好吉日拜地基主,象徵已經動工,即使七月繼續施工也不算犯忌;若七月才買房,可先丈量、設計、估價,八月再進場裝修,此外,因鬼月搬家人數少,家具與家電賣場常祭出促銷,可一次議價購足,等裝修完成再搬入。
另一位命理風水師李奇峰則提醒,民俗月是陰性能量場最活躍的時期,人體與住宅環境皆需陽氣支撐,否則容易出現精神不佳、運勢下滑甚至無形干擾,他指出,東北方、西南方、北方與西方,以及長期缺乏陽光或過度遮蔭的地方,是陰氣聚集最重的方位,需要加強淨化。
李奇峰建議,民俗月的居家環境應燈光明亮,避免形成陰暗死角並減少雜物堆積;同時避免大規模動土,以免沖犯陰煞。生活上,鬼月期間應遠離水域,尤其是日落後的河海湖溪等地;夜晚避免獨自逗留偏僻之處,也要忌拍肩或在黑暗中喊人姓名,以免削弱陽氣。
透過風水小物可淨化氣場、驅散陰氣。
若在民俗月中出現情緒低落、睡眠差、精神渙散或居家氛圍沉悶,李奇峰建議可透過燃點艾草、檀香或驅散陰濁的香氛蠟燭淨化氣場;多曬太陽與運動,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減少冰冷食物攝取,以溫熱飲食維持體內陽氣。
綜合來看,民俗月在房市的影響主要是心理層面帶動的買氣下滑與推案量縮,對有意購屋的人而言,反而是議價與挑選物件的好時機。只要掌握專家的建議,避開動土與入宅時機,並注意住宅陽氣維持與環境淨化,不僅能化解民俗顧忌,也可能在市場冷清時買到心儀好屋。對建商與賣方來說,民俗月也許是淡季,但對精明的買家而言,卻可能是「低調收割」的黃金期。
水晶可淨化磁場,提升居家正能量。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