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戶交屋潮來襲 千份驗屋報告曝「這瑕疵」機率100%

2025/09/17 14:27文/記者朱語蕎

新屋驗屋常見房屋滲漏水問題,入住前檢測可避免日後爭議。(好日子科技驗屋提供)新屋驗屋常見房屋滲漏水問題,入住前檢測可避免日後爭議。(好日子科技驗屋提供)
房市迎來罕見交屋潮,根據內政部公開資料,今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用執照核發近7萬戶、創下近20年來新高,意味著將有大批新成屋陸續交付給買方,然而伴隨而來的、可能是各類屋況糾紛與修繕爭議,其中又以滲漏水問題比例最高。專家提醒,高房價下不少民眾捏緊荷包買房,交屋時得注意別只聚焦新穎外觀,許多肉眼難見的瑕疵恐在入住後浮現,甚至引發糾紛。
隨著近年交屋量攀升,根據內政部公開資訊顯示,房屋交易糾紛排名前五大分別是「漏水」、「施工瑕疵」、「交屋延遲」、「終止契約」與「隱瞞重要資訊」,其中「漏水」與「施工瑕疵」最容易在交屋後引發爭議。
對此好日子科技驗屋營運長周昱存表示,房子是許多人一輩子買下的最昂貴資產,對比市面商品大多是消費者充分了解後做出選擇,預售案卻是交屋後才開始認識自己的家,顯得資訊不對等、帶有風險,卻是常態;然而也因房屋外觀瑕疵最容易發現,不少屋主相對會忽略了隱藏的功能性瑕疵更需要關注與修繕確實。
根據近期1000份驗屋報告顯示,外觀瑕疵占比就高達100%,其次為結構空心 92% 與滲漏水情況 25%,周昱存提醒,雖然外觀瑕疵都會出現,如有油漆不平整、工程髒污、撞刮傷等,但外觀問題通常可見且易修復,真正影響居住安全與長期生活品質的,是那些「看不到」的功能性缺陷;而檢測分類中其實涵蓋了功能、法規、設計與外觀,若要判別有否肉眼無法辨識的結構、滲漏水或電路不良等屋主難以自行確認的問題,仍需要專業儀器檢測影像、數據,才更能客觀、精準地反映屋況。
至於坊間驗屋公司眾多,如何挑選才不會白花錢?周昱存建議,相較傳統驗屋,精準度高的科技驗屋已成趨勢,應委託具備專業儀器、檢測流程透明的驗屋團隊,才有助於在交屋當下釐清責任,保障自身權益並避免日後爭議。
其實有不少建商也提供保固或售後服務,像是京懋建設在完工後會舉辦說明會,重新跟客戶複習產品的規劃和使用重點,另外每兩年會作一次屋況檢查,提供完整售服。執行長范秉豐提到,近年驗屋風氣盛行,許多客戶會自行找第三方驗屋公司來驗房,但這些公司並沒有合法執照,政府也沒有相關立法規範,讓驗屋成為一股歪風,他認為,建設公司應該嚴正面對驗屋的考驗,加強自身建案的品管,並與客戶善意的溝通,才不會延伸糾紛問題。
另外像是璟都建設推出永久保修、永續服務的「永續宅」概念,頗獲市場好評;璞園建築則提供買方領先業界的10年防水保固、及7年建材設備保固;亞昕機構也提供15年結構保固與3年防水保固等,良好的售後服務成為品牌建商不可或缺的利器。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