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續守管制成果 建商恐陷長期抗戰「這產品」被點名唯一活水
央行未對信用管制鬆綁,專家認為,建商、代銷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央行19日宣布利率不動、信用管制也未鬆綁,房市專家直言,央行續守住前一階段政策管制的成果,代表聚焦、強化打炒房的決心,提醒市場不宜錯判形勢,如果管制條件不變,預期建商、代銷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更要慎防洗牌過程,資金斷練所產生的系統性效應。
Fed啟動「風險管理」降息的策略以因應美國勞動市場轉弱、經濟成長陷入停滯的跡象,但仍需保留降息彈性以防範關稅引發通膨壓力,故降息幅度僅有1碼。對投資市場來說,降息的方向固然一如之前的廣泛預測,但非農就業、失業率等指標走軟,以致降息空間有限,也再度預示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
反觀台灣,今年雖飽受對等關稅及台幣強升等雙重威脅,但刺激90天關稅展緩期、半導體出口豁免期的提前拉貨潮,拉高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年增8.01%,創疫情以來新高,全年更有機會破4,且央行9月發行2年期定期存單新台幣250億元,最終投標倍數4.78倍,台股更站上2萬5的新高,展現產業、資金動能充沛的景象。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即便明年將面對高基期的修正,以及外部半導體關稅的不確定性,短期央行只須盯緊匯率變化,降低台幣升值對產業的衝擊,確無進一步加碼貨幣政策或調整房市管制政策的急迫性及壓力,反倒是應該持續精準調控,尤其是在房市與信貸資源的分配上,守住前一階段政策管制的成果。
黃舒衛提醒,近期無論是銀行法72-2條排除新青安,或是央行延長換屋協處期限,乃至於台銀對於符合無自用住宅條件購屋者辦理購置自用住宅貸款,收支比率審核基準由200%調降至180%,都僅僅是針對小部分剛需族群降低管制措施的誤殺,給政策扞格一個下台階,但也間接聚焦、強化打炒房的決心,進一步凸顯目標、成果,加速趕底,提醒市場不宜錯判形勢。
黃舒衛認為,管制價格不變下,信用資源分配與產業趨勢引導4大產品發展,其中成屋市場,由於信用資源的分流,對於首購族群有利,也強迫貸款資源去強拉低總價產品的槓桿,相對中高總價產品仍陷苦戰,產品價量走勢分化的趨勢會更明顯。
預售市場因前有限貸管制虎視眈眈,後有平均地權條例禁轉挾持,尤其後者已經施過一次不溯及既往的魔法,未來要鬆綁還須靠修法,再加上成本面推高價格,但不見得受市場理性認同,所以買氣最為觀望,萎縮幅度最嚴重。如果管制條件不變,預期建商、代銷不但要有長期抗戰的準欸,更要慎防洗牌過程,資金斷練所產生的系統性效應。
土地市場在今年前三季較去年同期衰退4成,因為從融資面、成本面、銷售面都遭逢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政府或廠商標售,或是危老都更,幾乎無一倖免,短期除了企業自用之外,任何投資需求都回歸到基本面及籌碼面,沒有泡沫價格存在的空間。
至於商用市場雖然繳出千億規模的成績單,但交易量較去年同期也減少3成,主要是因為過去的投資大戶壽險業仍受限於海外投資匯損壓力,短期即便滿手現金但仍以自用需求為主,很難大展拳腳,市場只能靠工業地產的AI供應鏈、物流產業需求撐盤。而商辦、廠辦等服務型產品則供需失衡的陰霾,北部有供過於求的壓力,而中南部卻呈現現貨供不應求的窘境,區域分化加劇。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