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門牌買得起嗎?專家:這一區頭期款破千萬

2025/10/08 07:27文/記者張瀞勻

根據內政部統計,自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就有十一個區域的成屋買賣契約平均總價突破2,000萬元,顯示在高房價環境下,台北購屋門檻依舊高不可攀。(圖/資料照)根據內政部統計,自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就有十一個區域的成屋買賣契約平均總價突破2,000萬元,顯示在高房價環境下,台北購屋門檻依舊高不可攀。(圖/資料照)

買一塊台北市門牌究竟要準備多少錢?根據內政部統計,自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就有十一個區域的成屋買賣契約平均總價突破2,000萬元,顯示在高房價環境下,台北購屋門檻依舊高不可攀。

其中,大安區平均總價高達3,418萬元,居全市之冠;若以自備款兩至三成估算,購屋族至少得準備700萬至1,000萬元以上的頭期款。這筆金額在中南部許多縣市已足以全額買下一戶中古住宅,但在大安區卻只是微薄的頭期款,凸顯雙北房市與中南部市場之間的落差。

從區域總價排序來看,中正區的平均總價達2,902萬元,甚至超越信義區與松山區,表現相當亮眼,也比相鄰的萬華區高出近一倍。內湖與南港這兩大科技產業聚落所在地,受惠於內科與南軟的企業進駐與就業需求,平均總價雙雙突破2,500萬元,在全市排名中分別位居第五與第六名,反映科技聚落對房價的強力支撐。

相較之下,萬華區則是台北市最親民的區域,近一年多來的平均總價約為1,546萬元,成為多數雙薪家庭較有機會負擔的價位帶。不過,區域環境與整體形象仍是部分買方的考量因素。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區域是中山區,雖然生活機能成熟、交通便利、發展成熟,但因條通商圈一帶與周邊套房產品眾多,小宅成交量龐大,壓低了整體平均總價,使其成為全市倒數第二名。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台北市住宅總價普遍偏高,在購屋時除了評估貸款負擔,也應預留足夠的資金彈性,他強調:「為了避免違約,建議購屋族儘量拉高自備款成數。」特別是在高總價區域,頭期款動輒數百萬元起跳,自備資金的多寡不僅影響購屋安全,也關係到後續的貸款壓力與財務穩定度。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