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升溫、房市降溫!一邊趕工一邊苦撐買氣
營造業部分,受惠於先前因工料上漲與缺工延誤的建案,近期陸續進入交屋階段。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調查結果,經模型試算後,9月製造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持續上揚,惟服務業測驗點再度轉為下跌,顯示整體景氣動能仍呈現產業分歧,其中台經院模型試算結果顯示,2025年9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7.35點,較8月的96.55點增加0.80點,顯示營造業景氣續呈回升態勢。
台經院指出,營造業部分,受惠於先前因工料上漲與缺工延誤的建案,近期陸續進入交屋階段,工程進度與銷售同步回升,加上公共建設執行順利,經費達成率創近年新高,使得9月營造業景氣明顯回溫。展望未來,2026年公共建設預算較2025年顯著增加,且國內外高科技廠商持續推進建廠投資,預期將持續挹注動能,營造業景氣可望延續成長。
台經院指出,先前受工料成本上漲與人力短缺影響,部分建案工期延宕,但目前已陸續進入驗收交屋階段,帶動相關工程加速推進,銷售額明顯成長。截至7月底,整體公共建設計畫經費達成率已接近46%,創近18年同期新高,估計9月底可達62%,顯示政府多項公共工程進展順利。
第四季將進入公共工程加速趕工期,許多重大工程預定於2025年底完工結案撥款,可望有效挹注產業動能。另根據試算,2026年我國公共建設預算相較2025年在相同基準下增加16.1%,加上海內外高科技業者推動建廠計畫,帶動廠房營建、機電及管道工程等業務水位充沛,未來半年整體營造業景氣仍以成長為主。
不動產市場方面,9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減3.5%,主要受暑假旅遊旺季與新屋交屋潮減弱影響,交易量回落。雖政策鬆綁短期提供支撐,但在央行信用管制與房貸緊縮雙重壓力下,房市仍呈現「量縮、價盤整」格局。展望未來半年,行政院與央行9月上旬相繼推出房市激勵措施,然未能扭轉整體市場低迷氛圍,全年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恐面臨27萬件保衛戰,年減幅度達兩成以上。
台經院分析原因,主要與央行持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銀行房貸緊縮政策,以及川普2.0貿易政策所帶來的大環境不確定性有關,市場買氣明顯降溫,預售屋與中古屋交易量均呈現萎縮。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