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趨勢改變 專家:政府及業者策略要改
台灣老化指數升高、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房地產市場與政府政策都需配合調整。
台灣今年2月老年人口數超過幼年人口數,老化指數突破100%,國發會推估2022年人口將開始負成長,2060年老化指數將高達400%。中國土地改革協會建議,政府、開發商、消費者要及早重視人口趨勢與結構改變帶來的問題,減量開發、檢討國土計劃都是選項。
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理事長卓輝華表示,從1946年到2016年,台灣人口從600多萬增加到2350萬,人口提升也增加700萬戶的住宅需求,都市化人口更從30%增加到80%的高水準,締造總共五波房地產市場榮景,讓台北市的新屋平均房價由每坪3000多元一度漲到景氣高峰點的85萬元,但人口穩定成長趨勢從2015年就開始改變,人口結構變化也衝擊國家土地開發與住宅供需市場。
卓輝華指出,戰後嬰兒潮世代已開始大量邁入老人潮,直到2050年。2015年是台灣人口紅利最高峰點,預估將在2026年結束,2016至2060年,勞動人口每年將縮減18萬人,2022年台灣人口將首次出現減少,到了2060年,人口只會剩1710~1950萬人。
卓輝華說,過去各級政府採取加法、乘法的土地開發與財政思維,趁著房市休息之際,未來應討論改採減法策略,國土計劃要適時因應人口縮減,達到區域均衡;建築業者也可思考減量開發、產品轉型來均衡供需,同時,空屋可能越來越多,政府興建的社會住宅可轉型為老人照護中心,符合高齡化的房地產商機。
中國土地改革協會將於4月14日舉行「人口趨勢與土地住宅政策」論壇,邀請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國泰建設總經理李虹明、台北市前副市長林建元、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世邦魏理仕台灣董事總經理林俊銘、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政大地政系教授邊泰明等專家提供建言。中國土地改革協會公關主委張欣民認為,人口紅利消失是問題也是商機,各界應及早因應,透過這次論壇希望激起火花、凝聚共識。
-
這區台積宅去年預售量年增30倍 屋主剉咧等?
台積電近年只要宣布設廠,往往磁吸不少預售購屋買氣,而台積電宣布將砸上千億赴美投資,也使國內房市的「台積宅」概念區的發展備受關注。...〈more〉
-
小心別買錯!新版租賃契約書7月上路 內載電費收取新制
配合去年7月新修正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有關租屋電費新制規定,內政部地政司目前已訂定契約書查訪實施計畫,責請各縣市政府加強市售契約書查核輔導,以...〈more〉
-
房市海嘯來襲嗎?第四季房貸量季減1/4 利率金融海嘯後新高
根據聯徵中心第四季資料顯示,第四季全國的房貸件數剩下4.57萬件,較第三季減少高達25%,申請房貸金額則是連三季突破千萬元,但未再創新高,不...〈more〉
-
小港建設加持 10分鐘車程房價差距200萬
在捷運延伸、國道7號等重大建設議題不斷,加上迅速聯結亞洲新灣區,讓小港區房市蓬勃成長,鬧區新案房價帶紛紛站上3字頭,邁向3字尾。由於小港鬧區...〈more〉
-
5年內連續繼承可免遺產稅? 他遇「這情況」反得多繳稅
民眾李先生的母親、父親先後在5年內死亡,在申報父親遺產稅時,將父親繼承自母親遺產的一筆土地列為不計入遺產總額項目,但經國稅局查得其母親的遺產...〈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