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2016房地新制上路 自住影響小

2016/04/12 12:35文/記者馮牧群

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不少民眾擔心不動產交易稅會加重。(黃柏榮攝影)

總統大選後政策可望明朗化,不確定因素一旦排除,房市觀望氛圍將逐漸消散,從谷底出發。新的一年,房地合一稅、地價稅是民眾必須關注的不動產稅務重點,專家分析,稅務變化對短期投資相當不利,但中長期持有的自住需求影響很小,房市基本盤仍然穩定。 

房產業者預料,總統大選後,2016年房市將緩步回穩。(黃柏榮攝影)

國內史上規模最大的不動產稅改,由1月1日起實施的房地合一稅揭開序幕。奢侈稅讓短期出售持有不動產情形明顯減少,但實施一段時間後,財政部進一步思考稅制的合理性,將其轉型為以房地的實際售價,扣除實際取得成本後,按實際獲利課徵的所得稅制度建立房地合一稅,且為避免重複課稅,1月1日起同步停止課徵不動產奢侈稅。

財政部已提供房地合一稅試算網頁,解決民眾疑惑。

房地合一獲利最高課45% 投資客退場

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正雄指出,為鼓勵民眾少投機多自住,房地合一稅針對中長期自住者有400萬的免稅額優惠,是很好的稅制設計,但可能會產生後遺症,因為至少6年的自住綁約條款,使得市場出租物件頓時減少,加上有些縣市實施囤房稅,租屋族即將面臨物件選擇變少的問題,建議財政部盡快重新檢討房地合一的自用條款或是相關配套措施。

未來不論短期持有或長期持有,只要獲利必定課稅,1年內轉手的獲利甚至要被課45%最高稅率,在交易成本提高下,短期炒作的投資客必然退場,未來房價回歸基本供需面,自住客還有優惠,被業界視為一大福音。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就說,靠近綠地公園、捷運、學區或科學園區周邊的店面、收租套房或自住型產品,生活機能完整且保值,是有利於中長期持有的收益型產品。

地上權、使用權住宅需付交易所得稅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提醒,以往不用課資本利得稅的使用權與地上權住宅,現在起只要有獲利就要課房地合一稅;另外,土地所有權人(地主)現在除了繳交土地增值稅,也要交財產交易所得稅,這兩種族群受到新制的衝擊最大,至於會不會有「成本轉嫁」效應,得依市況而定,畢竟現在要墊高價格不容易。

高力國際調研部董事李日寶分析,國內法人、非自用需求的個人,還有以國外公司名義進行不動產投資者,將是這次稅改衝擊最大的族群,反觀自住、自用者享有優惠條款,所受影響不大。

公告地價調漲 地主重傷

公告地價是另一項重大稅務重點,105年適逢3年一次的公告地價調整,且內政部早就建議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這次公告地價調整幅度以不應低於103年~105年公告土地現值累計調整率。根據6都陸續公布的公告地價,與102年相較,平均調幅為台北市30.38%、新北市33.26%、桃園市34.56%、台中市38.25%、台南市32.35%、高雄市32.52%。以新北市來說,以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的家戶(占全市50.31%)為例,試算後今年每戶應納稅額平均增加342元。

元旦起,調漲過後的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正式適用,持有成本增加讓建商庫存的預售屋、新成屋面臨賣壓,尤其是尚未售出的高價豪宅,待售期拉長,一般預期這類產品面臨的價格修正壓力較大。李日寶補充,持有大量土地的壽險業、建商,每年地價稅額動輒上億元,「屆時拿到稅單會很傷」。

地租成本拉高 連帶影響政府標案

東龍不動產董事長王棟隆說,地價稅負擔變重,可能會讓政府的BOT案、地上權案、都更案等更難推動,前兩者規定得標業者每年要支付地租,而地租是跟著公告地價調整,得標業者負擔成本一定會增加,至於新案恐怕更沒有業者敢承接,阻礙整體城市發展;此外,像是建商、包租公、多資產族、商用不動產經營者,除非能將持有成本轉嫁,否則可能經營陷入困境。

「與預期結果相比,這次各縣市調幅不算大」陳碧源分析,除非是在同一縣市持有大面積土地的大地主或商用大戶,地價稅額可能成長數倍,一般自用家戶每年才增加幾百元,影響不大。他認為,外界抱怨政府胡亂加稅是搞錯對象,因為地價調升的概念好比「房價成長、房租跟著上漲」,地方財政獲得挹注,再投入更多公共建設,對民眾其實是好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