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以房養老打破「有土斯有財」 民間版方案 開跑試水溫

2016/04/30 08:30文/記者馮牧群

以房養老制度,挑戰的是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

台灣高齡化、少子化現象越來越明確,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往後退休後生活可能長達20、30年,老年的居住和經濟問題必須盡早規劃因應、妥善安排。近期開始陸續有銀行響應政策推出「以房養老」,不過,專家點出房價下修、老人存活年齡、房產未來轉手性、升息等因素,都是未來潛在風險。

 

內政部統計處人口資料顯示,目前台灣65歲以上人口逾295萬人,占比接近13%,最快2017年將超過14%,達到聯合國「高齡社會」的標準,在國人房屋自有率達8成的狀況下,以房養老(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成為老年照護安養的當然措施。

國外行之有年 讓老人用房產換現金


「以房養老」制度處於試辦階段,內政部版的申請對象為各直轄市、縣市年滿65歲以上、無法定繼承人、單獨持有不動產,且不動產價值不超過社會救助法所定之中低收入戶標準者。 老人每月可領取的金額計算是採用類似年金方式給付,由內政部按性別、年齡及不動產估價結果精算核定,不動產價值越高,每月給付金額也越高,由代辦銀行按月撥入帳戶,直到老人身故後,房產繼承人可選擇清償或承接貸款,完整移轉所有權。

 

透過以房養老,老人仍可繼續住在自己的房屋,擁有不動產所有權,每月並有固定費用維持基本生活需求,也不影響原有的社會福利權益。對照國外以房養老制度,多以金融商品模式操作,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及社福機構都可能是主辦單位,給付期間有10年、20年、30年或終身,國內試辦採取社會福利模式,是由政府出資並承擔不動產價值波動、老人存活年齡難以預測等風險。

若房價跌、利率升 銀行風險拉高

 

分析以房養老制度的潛在問題,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房價正在下跌,銀行端現在做的房屋估價結果,將來難保不會有問題,不僅如此,房屋的產權要清清白白、將來還不能太難脫手,政府的社福措施須有完善配套。對銀行來說,不可能永遠處在低利率環境,往後若升息,給付給老人的款項勢必增加,這些成本該如何吸收?都值得思考。

 

莊孟翰認為,以房養老的方向是好的,但要找到適合台灣的方案,目前銀行業者與民眾都尚在觀望,以致成功申辦案例不多,只有獨居、無人照顧但名下有資產的老人最容易申辦,如此能幫助到的對象恐怕不夠廣泛。

民間版門檻低 多間行庫開辦

 

銀行業者最近則推出民間版以房養老,審核條件變得寬鬆,不再限定名下沒有繼承人才能申辦,包括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台灣企銀、台灣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業者都陸續公布相關方案。特色包含給付金額逐年遞增、可隨借隨還、利息可先掛帳、搭配年金險或長照險等等,貸款成數最多達8成,還款期限落在25~30年,利率從2%起跳。

 

2016年第一季中信房屋「宅指數」以房養老調查發現,有57.1%的民眾有意願申請以房養老政策,同時也希望政府積極宣導,讓更多民眾能夠知道如何將房產轉換成現金。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表示,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台灣,以房養老將成為另一種未來退休生活的選項;不過,若以保險的方式實施以房養老,可能會產生道德風險,應該小心避免。

 

政策好意也有民眾不願買單,今年63歲的菜籃族黃媽媽表示,大部分銀髮族辛苦打拼一輩子,努力掙錢養家活口繳房貸,房產象徵的安全感無法用金錢衡量,在「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沒人捨得把僅有房子賣掉,都想傳承給下一代,要扭轉根深蒂固的觀念很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