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避熱島效應 綠化新案掀風潮

2019/08/17 04:30文/記者張瀞勻

綠屋頂近年普遍使用,只要在頂樓加強防水層,多數建案都可使用。(台灣綠屋頂暨立體綠化協會提供)

近年來氣候極端,夏天又熱又長,而為了減緩熱島效應,以及節省能源,不少建商開始申請「綠建築」,根據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統計,綠建築標章從2000年統計至今核可案件已累計2873件,平均每年151件,但今年才剛過完上半年就有175件,顯示綠建築越來越普遍了。

綠建築風潮興起,評估指標包含4大範疇、9大指標,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長羅石麒指出,綠建築除了可以減緩熱島效應,也可達到節約能源效用,而評估標準分為4大範疇「生態」、「節能」、「減廢」、「健康」,又再分成9大指標,「生物多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日常節能指標」、「CO2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室內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污水垃圾改善指標」,並依分數核發鑽石級、黃金級、銀級、銅級、合格級標章,而今年初上路的《都市更新條例》,也將綠建築納入,只要符合以上5級,可獲得容積獎勵2%~10%。

「陶朱隱園」特殊造型吸睛,且綠建築設計也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中華工程提供)

綠化宅當道 雙北市建商出招

以台北市綠化建案而言,威京集團在信義區興建的豪宅「陶朱隱園」已經拿下數個國際綠建築大獎,該案以特殊的旋轉造型相當吸睛,而整棟建築種植逾23,000棵喬灌木,家家戶戶空中花園有7棵、約3米高的喬木,綠覆率達246%,光是每年吸碳量就達130噸。

除了豪宅以外,換屋型新案也大打綠化宅,像是冠奕建設興建的深耕系列建案,從「深耕1期」到最新推出的「深耕12期」皆訴求低碳生態社區,專案 經理鄧經瀚指出,像是位於鶯歌區永和街的「深耕11期」,在社區規劃植生牆、生態池,並在庭園自然放養台灣原生樹種。

深耕系列建案皆主打低碳生態宅,「深耕11期」大門外就有一大片植生牆。(冠奕建設提供)

而近期公開的「深耕12期」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則提倡能源自主生產、資源再生循環再利用,社區自擁微型電廠、微型水廠、微型農場,且每戶正面設計低碳垂直樹牆,並配有田地可供種植。

閒置屋頂綠化 室內溫度最多降10度

而台灣綠屋頂暨立體綠化協會指出,緩和都市熱島效應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都市裡創造綠洲,可以增加都市中的植被面積,阻擋陽光的輻射,透過植物的蒸散作用把熱帶走,讓悶熱的空氣對流產生風,改善都市微氣候,最常見的即為綠化閒置的屋頂及陽台,在這些人工地盤上進行植栽種植的工程,形式有薄層型、盆缽型及庭園型等3種型式,主要是按照植栽種類、介質厚度及功能使用區分,而根據統計,綠屋頂平均可降低室內溫度5~10度、屋頂表面溫度約可降低15~40度。

除綠屋頂外,建築物採取垂直綠牆與深陽台同樣具有降溫抗熱效果,像是近期台中市政府發布《台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鼓勵建商增設立面綠化,且陽台突出從2公尺增加至4公尺,並提供10%容積獎勵,使得不少建商趨之若鶩。

台中厝條例上路 建商領先打造有機宅

然而陸府建設早年即開始力推「有機生態」,並列為建案標準配備,像是位於單元2北側的「陸府植森」,社區內有800坪生態花園,頂樓則為生機菜圃增加綠鋪面,此外,種植的蔬果香菜可供住戶自家使用或社區餐廳食材,住家陽台則深達3.5米、高綠化設計,形成88座空中庭院,加上社區內種植的大型原生喬木計300棵,灌木超過6萬株以上,達到屏蔽遮陽的功能。

陸府「植森」採深陽台、高綠化設計,形成88座空中庭院,避開熱島效應。(業者提供)

順天建設也早在宜居條例推出前推出綠景地標「順天硯山行」,座落於北區崇德商圈,正面對萬坪運動公園,戶戶規劃7.5米陽台有效減少熱輻射,降低室內高溫,陽台與窗外的植栽也有助於調節溫度,在公設方面,頂樓空中花園設計以植栽和星光觀景為訴求,1樓則是設計退縮17米的綠景前庭,將萬坪運動公園綠意引進社區。

另一個位在公益路、大墩路口的「磐鈺雲華」則標榜為會呼吸的建築,以3000組擴張網接續成離地100米以上的生態綠牆,藉由擴張網讓攀藤植物依附遍佈26層樓,期以達到隔熱降溫效果。

「磐鈺雲華」標榜為會呼吸的建築,大樓立面擁有垂直生態牆(業者提供)

建商搶蓋綠建築,但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綠建築因有容積獎勵,對建商而言較有利,但對消費者端就不見得了,綠建築雖然節能環保愛地球,但部分綠建築設計不見得實用、或者符合消費者居住習慣,從實務面來看,建案很難靠著綠建築這項單一特點而殺出重圍,比起節能愛地球,消費者更在意售價、建築品質、學區、區段條件等面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