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成囤房利器 全台新建餘屋達7萬戶居高不下
全台新建餘屋量維持7萬宅高峰,六都餘屋量更佔了全國74.5%。
根據內政部今(7)日公布2021年第二季全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合計全台共7萬餘宅,雖較2020年同季減少6279戶,但全台自2016年後幾乎都在7萬戶左右,餘屋量高居不下,央行重手降低餘屋貸款利率似乎成效有限。
內政部利用地籍資料、房屋稅籍住宅類資料與台電用電資料,將屋齡5年內、仍維持第1次登記且有銷售可能性的住宅,視為新建餘屋(待售)住宅。
分析歷年數量趨勢,2013年第1季至第4季多維持在2.5萬宅至2.8萬宅間波動,2015年第3季至106年第1季,宅數逐年增加,2018年第2季來到8萬宅高點,自2018之後都維持在7萬多宅左右。
餘屋量增加,似乎也與利率漲跌有關,央行在2011年升息後,一直到2015年才首度降息,而到2016更連續降息4次,對比全台餘屋剛好也自2016年第3季站上7萬宅大關,且一路都維持高原期。
觀察六都新建餘屋(待售)住宅之長期變化,新北市因推案量較大,宅數持續高於其他5直轄市,雖自2020年第1季1萬7517宅達到近幾季高點後開始逐漸減少,但仍維持在1萬5千宅左右,數量超過500宅的行政區有淡水區、板橋區、中和區、新莊區、汐止區、土城區、三重區、林口區、新店區。
台北市自2019年第1季呈現緩步減少趨勢,於2021年第2季降至3846宅,宅數遠低於其他5直轄市。桃園市自2017年第2季呈現續降趨勢;台中市長期則呈現緩增趨勢,台南市長期呈現緩步增加趨勢,高雄市則在2016年第1季宅數超過1萬宅後,自2017年第1季呈現遞減趨勢,至2021年第2季降為8484宅。
總計2021年第二季六都的餘屋量為5萬2200戶,占了全國74.5%,比例驚人。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不動產市場雖然在2016年大幅盤整,但隔年立即反彈,交易量提升,到2018年房價明顯走穩,更強化建商推案的信心,儘管先前新成屋未消化完,新推案又一波波出現,不過從另一層面觀察,新案量體持續增加,去年第二季新建餘屋量維持在7萬出頭,表示市場消化餘屋的動能強勁。
至於政府針對降低於屋貸款成數,對於大型建商的影響可能不大,反而資金有限的小建商容易迫於財務壓力而降價出售,故新屋多的區域,價格可能出現走勢不一的情況。
-
北市老宅交易激增 「這區」房子又老又貴
台北市房價高漲,加上新建案相對少,讓老屋交易持續攀升,根據業者統計近5年台北市老宅交易量,大安區是台北市「高齡化」最明顯的區域。永慶房屋研展...〈more〉
-
不動產詐騙多 3個月攔阻8千多萬 內政部籲:快申辦「這服務」
不動產詐案件多,內政部積極強化審查及攔阻機制,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10日,內政部透過地政機關與警政機關橫向聯繫,以及地政人員或家人勸說,分...〈more〉
-
桃園人口爆棚!全台移居熱區包辦3席 成房市票房保證
人口一向被視為房市的票房保證,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淨遷徙數據和實價登錄成屋交易資料,2024年全台淨遷入人數5名的行政區中,新北市淡水區以淨遷...〈more〉
-
國泰新案+1 文山區指標大案接力推 房價有望再衝高
台北市文山區去年在指標大案挹注下,區內預售屋均價水漲船高,去年交易量近861件為北市最多,房市能見度也大幅提升。日前區內線上建案雖不多,不過...〈more〉
-
台中這一區將迎建設爆發 小宅單總價刷新天花板
水湳中央公園特區近年來因大型建設題材加持,話題熱度持續飆升,各大開發商爭相插旗,帶動房市交易活絡。根據樂居統計,過去一年內成交量達572戶,...〈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