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雙箭威力大 建商購地金額腰斬 台中今年僅76億元
國內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量能持續衰退,今年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26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4%,交易量能回檔至2019年來的新低。(資料照)
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加,加上各國進入升息循環,國內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量能持續衰退,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今年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26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4%,交易規模連續三季衰退,累計前三季總交易金額為962億元、年減27%,交易量能回檔至2019年來的新低。
不過辦公室交易卻明顯提升,前三季成交金額達到358億元,成為今年的交易主力項目,規模比去年同期增加5成,寫下近8年新高。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辦公室主力買方為保險業、專業投資機構以及個人投資人,包括中國人壽以120億元購置台中七期的豐邑市政核心大樓,北車商圈的國產實業大樓由個人以65億元買下,以及領航家投資以30.7億元買下內湖五期整棟預售辦公大樓,都是區域內少見的整棟投資標的。第2、3名則為科技廠辦與廠房,分別為225億元與163億元,交易總額分別較去年同期降低3成。
保險業是今年前三季的最大買方,今年購置大型商用不動產金額的累計達314億元,其中更以中國人壽最為積極,累計總額達239億元,全球人壽則以61億元為第2,主要偏好辦公室跟廠辦,分別投入168億元與87億元。隨著中央銀行升息,9月底保險業不動產投資報酬率門檻已上升至2.595%,保險業在台北市投資不動產的難度增加,投資目光將鎖定台北市以外的主要都會區辦公室或產業聚落的工業廠辦或物流中心。
住商用地方面,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升息導致住宅市場降溫,直接影響建商購地動能,前三季,建商僅有732億元,比去年同期萎縮5成。從近3年建商購地布局最積極的台中市觀察,過往3年每年土地交易金額突破400億元,今年截至目前累計金額則僅達76億元,除了受公部門未釋出大型土地標售案所致,也顯示建商保守看待未來住宅市場發展。
至於今年工業土地交易則大放異彩,前3季工業地達到649億元,多個公部門主導開發的工業區陸續釋出下,科技業、物流業、製造業與航空業積極取得大面積土地擴廠,例如星宇航空以總價89億元取得航空城4.3萬坪工業地,寫下近年最大宗工業土地交易。公部門更透過限期開發、完成使用前禁轉售,或先租後售等方式,引導工業用地流入真正需求方,以近期多個公部門釋出的工業地觀察,桃園航空城工業地每坪20~28萬元,與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5.2~5.7萬元來看,相較於周邊工業土地行情,都有1~2成的價格優勢。
此外,雙北市廠辦需求穩定成長,指標建商廠辦推案銷售狀況良好,吸引建商購地推案,例如長虹建設斥資近20億購入內科西湖段土地,單價每坪285萬元,已追上住宅區土地行情,國揚則看好新北市,陸續購入新北市三重、汐止與中和工業土地,將興建廠辦銷售。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台灣不動產市場壟罩在升息不確定性下,買賣雙方保守觀望,但隨著上周央行理監事會宣佈再度升息半碼,並表示接下來的升息腳步會同時兼顧經濟成長,也顯示台灣未來將維持緩步升息,有利於不動產市場維持穩定。
接下來邁入第四季傳統交易旺季,國門即將解封,整體經濟活動回歸正常,商用不動產交易量能可望緩步回穩,但貸款成本增加,自用者將面臨租買選擇,價格將維持盤整的格局,投資人將偏重租金穩定成長的辦公室與科技廠辦。土地市場方面,土建融限縮仍然是建商購地的緊箍咒,再加上年底縣市長選舉將至,公部門土地標售放緩,預期年底前建商購地動能將維持低檔,預期全年度土地交易將維持在1700億至1800億的水準,比前一年度量縮3成。
-
買節能家電可退稅 他期限內申請卻疏忽「這編號」 2千補助飛了
民眾購買符合規定的節能家電,別忘申請補助,但要注意申請期限,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只要於今年6月14日前購買符合經濟部核定能源效率第1級或第...〈more〉
-
預售屋一周只賣一戶房市慘爆?專家:信心已經瓦解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發酵,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急凍,買氣驟降。信義代銷經理童莉婷指出,歷經數月盤整,市場已逐漸適應政策,惟買氣回溫力道溫吞,預售...〈more〉
-
新竹逾期繼承登記今起公告 超過5400筆不動產恐遭標售
新竹縣114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將今起進行公告,公告期至6月30日止,為期3個月,今年度公告案件包括576位被繼承人、5461筆土地...〈more〉
-
長輩遭遇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 南市採「地政3寶」防堵詐騙 提高不動產交易安全
近來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尤其詐騙集團多鎖定年紀較高的長輩,為防範現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目前南市府地政局積極推動「地政3寶」房地防詐措施,包括...〈more〉
-
低潮才正開始?李同榮:房市將面對三隻黑天鵝+一隻灰犀牛考驗
2025房市經過第一季價量俱疲的表現後,市場呈現出一片觀望與悲觀的氛圍,多方不得不承認2024年Q4就是七年來多頭結束的終點,而面對市場由多...〈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