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房休兵 房市穩了? 李同榮直言:爛尾樓等後遺症才正要開始
央行本季未再祭出新房市管制措施,利率也連三凍,但專家認為,後遺症才正要開始。(資料照)
中央銀行19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利率連三凍,如外界預期沒有第八波打房政策。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為,央行過去數年來以貨幣政策與資金防堵政策,錯把後衛當前鋒,三大錯誤政策所造成扭曲市場的後遺症才正要開始。
李同榮指出,回顧這波全台房市自2018年止跌回升邁入第六循環至今已有近7年多頭行情,當多頭氣勢轉弱的同時,央行扮演房市反轉修正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外界對房市走勢一直關注在央行是否有持續第八波的打房政策,這是很畸形發展的市場,好像房市漲跌掌握在央行手中,時空錯亂,恍惚走回大陸過去以政策調控房市的時代,越是調控,市場就越畸型發展。
台灣房市何時淪落如此,史上最頻繁的打房政策,換來房價越打越熱,各部會打房政策用盡,苦無對策,只好依賴一個非主掌房市政策的央行出面滅火,而現在房價會漲會跌,好像只有央行說了算,若繼續以防堵資金為房產政策主軸,市場只會不斷受扭曲變形,產業更會受傷,而消費者也沾不上便宜,嚴重的後遺症才正開始。
李同榮分析,央行打房政策第一項錯誤就是「錯把後衞當前鋒」,央行是主管貨幣政策與穩定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單位,對於房市政策控管扮演後衞與球門的防禦角色,但從2021年開始,房市才剛進入主升段,擔任後衞的央行就扮演急先峰角色,以四加一波限貸政策直接干預房市,由於後衞不諳前線戰情,當然房價越打越高。
第二項錯誤「錯把打房權責全身扛」,且無效的打房政策重複做,李同榮指出,央行可運用直接與間接對銀行資金放貸運用的管制措施,包括軟硬兼施的道德勸說等,央行政策應以穩定經濟與金融市場為重,主管房市政策主要是內政部權責。
第三大錯誤則是「錯用貨幣政策與資金防堵干預房市」,李同榮提出警告,過度貨幣政策干預與資金防堵房市,所造成扭曲市場的後遺症才正要開始,貨幣政策過度干預與防堵資金政策,可能對產業發展產生後遺症。
央行七波限貸,小建商資金成本大幅提高,造成建商大者恆大,小建商融資受困,轉往租賃融資,間接提高成本,對產業消費者不利。
而金管會嚴查租賃公司授信,小建商求助無門,轉往地下融資,成本再墊高,更不利產業正常發展。在市場反轉萎縮下,小建商資金成本又無法轉嫁,房屋必然滯銷,以致爛尾樓產生,而最有可能發生爛尾樓時點會落在2025下半年,也正是房市未來反轉的主跌段。
-
北市買房不委屈!預算2000萬內 「這兩區」買30坪沒問題
許多民眾在購屋時往往會將住宅空間納入考慮,特別是對於新婚夫妻,或是有小孩的族群。根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資料,台北市住宅總價帶以1500萬元至20...〈more〉
-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5潛在地段」房價全曝光
ChatGPT於2020年發布之後,全球掀起AI浪潮,不僅相關產業獲得全球投資人的關注,部分區域的房市亦受到AI題材帶動蓬勃。就連全球AI運...〈more〉
-
比豪宅還值錢!北市高價單價前五名你買得起嗎?
近年商用不動產需求不斷增加,也帶動商辦的價格,根據實價登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2月大安區「首泰信義」的一般事務所戶別,成交總價約1.86億元,...〈more〉
-
台幣急升房市轉向?熱錢湧入助內需 業者籲:政府應超前佈署
今年國內外政經局勢多變,也牽動台股及房地產後市,繼4月川普拋出關稅戰政策後,台股應聲下跌,房市也多少遭到連動,而5月初新台幣強勢升值,更讓人...〈more〉
-
把房子信託給孩子也能享自住稅?這招幫你少繳一半房屋稅
近日一名民眾因工作安排,考量將名下房屋辦理財產信託,但也好奇,這樣的信託房屋是否仍能適用房屋稅的自住用優惠稅率。對此,基隆市稅務局回應,只要...〈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