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觀點】「仲介」到底得罪誰?
房仲、代銷紛紛倡導正名,希望能給消費者專業形象。
台灣人買房多半會找仲介,聽到「仲介」二字你會想到什麼?路邊發傳單的房仲?還是接待中心銷售的跑單小姐們?不知從何時開始,銷售新案的、賣中古屋的業務,都不喜歡稱自己為仲介,紛紛想重新正名。
以字義上來看,「仲介」二字是為雙方搭起橋梁、協助溝通,進而完成交易,台灣人長久以來習慣將賣房子的人稱作仲介,因而成為房屋買賣代理人的名詞之一。不過,以往房地產交易資料不透明,房仲公司良莠不齊,常出現黑心仲介,讓不少人聽到仲介、房仲兩字就先有不好的既定印象。
一般要銷售房地物件,最基本的是要先考取不動產營業員執照,有些上進的業務,會再考取不動產經紀人執照,因此坊間不少房仲業務,開始會稱自己為經紀人而非房仲,日前,住商機構董事長吳耀焜更提倡,希望能帶頭為房仲正名,改稱這些房屋業務員為經紀人。
而另一種在銷售中心賣預售屋、新成屋的業務員們,也積極想正名以正視聽,傳真實業董事長王明成說,房仲兩字已被濫用,代銷更常被稱為廣告公司,但其實代銷業與傳統單純賣房子的業務不同,也不是廣告銷售,代銷從零開始規劃新案、發想銷售模式、設計接待中心、文案等等,已不僅是銷售房屋而已,但許多人都不了解代銷業的工作內容,甚至還有公司員工不知道怎麼跟家人解釋這份工作。
王明成說,現在代銷和仲介都要考取營業員執照,但考照內容大多是仲介業所需,代銷業有其特殊專業,他建議應該另外制定執業執照,將兩者所需專業界定清楚,也讓從業的代銷人員能有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兩位房地產大老前輩不約而同都倡導正名,想拋棄大家既定的仲介形象。的確,現在的仲介已不只要能賣房子,還需要更多專業素養,才能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取信於消費者,藉著正名,讓更多人了解產業內容,進而吸引人才加入。
不過,消費者真的重視名稱嗎?筆者認為,就算倡導正名,多數消費者仍會習慣以仲介或業務稱之,名稱固然重要,但消費者在意還是最在意服務品質和專業與否,畢竟再高的頭銜、再好的名稱,若服務不佳、專業不足,仍無法獲得大眾認同。
-
AI產業最後一塊拼圖?新北釋出3萬坪工業地搶攻晶片製造鏈
新北市推動智慧產業再出新局!市府15日正式公告「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標租案」,釋出園區內5筆抵費地進行招商,期盼引進AI製造業及相關上下游...〈more〉
-
他欠繳上億遺產稅 名下房產賣不掉 國稅局「出手」追回7千萬
有民眾欠繳遺產稅1億多元,遺產中的不動產經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但仍不足清償欠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為保障國庫稅收,維護公平正義,即...〈more〉
-
北市買房不委屈!預算2000萬內 「這兩區」買30坪沒問題
許多民眾在購屋時往往會將住宅空間納入考慮,特別是對於新婚夫妻,或是有小孩的族群。根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資料,台北市住宅總價帶以1500萬元至20...〈more〉
-
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將落腳柳科三期 鄰近千萬元透天與2字頭新規劃大樓成推案主力
行政院接受國科會的提案,今(15)日在院會上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確定落腳在柳營,柳營科技工業區第3期將成為台灣最大的機器人量產基地。市調顯...〈more〉
-
注意了!土增稅優惠案件各地將展開大清查 鎖定三大項目清查 違規將追稅與罰鍰
為維護租稅公平,各地稅捐單位將針對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陸續展開大清查作業。嘉義縣財稅局將從5月19日起辦理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清查作業,包含:...〈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