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車潮? 新北第二季預售交易季增1倍
政府近年積極祭出打炒房相關措施,也讓預售市場回歸自住買盤。(圖/台灣房屋提供)
政府近年積極祭出打炒房相關措施,也讓預售市場回歸自住買盤,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北台灣三都今年上半年預售屋交易量,新北今年上半年合計有9517件,比去年同期量增18.3%,桃園則有8922筆,較去年小增2.7%,而台北市今年上半年共交易1452件,去年同期則有1969件,年減幅26.3%,是三都中唯一減少的區域。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台北市地價高,預售單價幾乎都百萬起跳,加上近年政策多變,購屋成本高且風險大,買方購屋意願縮減,導致台北新案整體的來客和銷售狀況,均較去年同期低調。另外,根據實價登錄預售案備查資料顯示,去年上半年台北預售案共90案、5543戶;今年同期則不到70案、量體低於4千戶,顯示今年建商因為政策和景氣放緩推案量腳步,且去年推出的新案銷售已近尾聲,市場選擇相對有限,也是導致今年交易量趨緩的原因。
至於新北市在今年第二季時爆出預售量能,共交易6580件,季增124%,是至少6季以來的新高紀錄,台灣房屋三重仁義重劃區加盟店店東李威儀指出,主要是第二季時,當地兩大預售案「都廳大院」、「晴空大地」有大量交易,因開案價格略低於周邊行情,成交單價落在5、6字頭,再加上未來二案均有公建利多加持,「都廳大院」緊鄰新北第二行政中心,「晴空大地」附近有環狀線「Y23五華國小站」與銀新未來城的建設題材,因此吸引許多自住小家庭及想長期持有的置產型買盤卡位,連帶帶動二重左岸、仁義及重陽重劃區的看屋人潮。
觀察去年Q1到今年Q2六季的交易量變化,都是從Q2明顯量縮,直到2023年Q2爆量。張旭嵐指出,2021年底中央端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由於當時尚未拍板,2022年初預售市場還算穩定,不過Q2後房市陸續受到央行升息、部分縣市通過囤房稅、股市資金震盪等多重因素影響,短期投資客陸續退場,第二季預售屋交易量開始逐季下滑。而2023年初拍板確定,新制2023年7月上路,但並不溯及既往,市場開始出現一波「最後上車潮」,加速原本就有購屋意願的買方進場,新北、桃園交易量都回升到4千件以上,其中三重、龜山區紛紛噴出量能。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因應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從上半年開始,不少建商已陸續落實不投機炒作政策,在簽約時明訂購入後不可轉約。而為了刺激自用族群買氣,近期也推出多種促銷手法,像是低首付、簽約送家電、送購屋金等吸引購屋族,不過也提醒購屋族,需評估這些讓利方式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建案本身的條件、可負擔的預算、付款方式等,仍是優先考量的重點。
-
AI產業最後一塊拼圖?新北釋出3萬坪工業地搶攻晶片製造鏈
新北市推動智慧產業再出新局!市府15日正式公告「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標租案」,釋出園區內5筆抵費地進行招商,期盼引進AI製造業及相關上下游...〈more〉
-
他欠繳上億遺產稅 名下房產賣不掉 國稅局「出手」追回7千萬
有民眾欠繳遺產稅1億多元,遺產中的不動產經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但仍不足清償欠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為保障國庫稅收,維護公平正義,即...〈more〉
-
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將落腳柳科三期 鄰近千萬元透天與2字頭新規劃大樓成推案主力
行政院接受國科會的提案,今(15)日在院會上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確定落腳在柳營,柳營科技工業區第3期將成為台灣最大的機器人量產基地。市調顯...〈more〉
-
北市買房不委屈!預算2000萬內 「這兩區」買30坪沒問題
許多民眾在購屋時往往會將住宅空間納入考慮,特別是對於新婚夫妻,或是有小孩的族群。根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資料,台北市住宅總價帶以1500萬元至20...〈more〉
-
注意了!土增稅優惠案件各地將展開大清查 鎖定三大項目清查 違規將追稅與罰鍰
為維護租稅公平,各地稅捐單位將針對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陸續展開大清查作業。嘉義縣財稅局將從5月19日起辦理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清查作業,包含:...〈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