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投資客不是不想逃?專家:被政府關禁閉,想逃逃不了

2024/09/23 12:40文/記者張瀞勻

打房是歷史共業,「房市昏迷時要救、太過興奮時要打」已成為官方必然手段。(資料照)打房是歷史共業,「房市昏迷時要救、太過興奮時要打」已成為官方必然手段。(資料照)

央行重手打房,到底會不會把房價打下來?專家指出,未來房市走勢恐怕走向三大方向,除了取決總體經濟環境,其二就是看政策,最後則是看市場供需,值得注意的是,預售屋市場降不降價還是取決建商口袋深度,因為預售屋禁止轉售措施,不是民眾不想逃,而是逃不了,只能選擇把籌碼握在手上,定價權仍在建商手上!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打房是歷史共業,「房市昏迷時要救、太過興奮時要打」已成為官方必然手段,因為擺在桌上的選項就只有這兩樣;只是「捏驚死,放驚飛」,不管誰來當家都必須面對艱難的抉擇,藍綠不管誰執政,都做過「打房、救市」這兩件事。

綜觀房市未來走勢,何世昌認為,「經濟」和「政策」足以左右房價,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具有高度關聯性,惟救市成功機率更高於打房成功機率。若忽略「經濟」和「政策」,單純只看房市結構面,房價的漲跌就回到單純的「供需」,「供過於求」房價容易跌,「供不應求」房價容易漲,供需失衡越大,房價漲跌幅越大。

何世昌也表示,自央行宣布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中古屋與預售屋市場確實非常恐慌,但實際上賣壓未大舉湧現的關鍵因素,可能是「預售屋禁止轉售措施」;不是民眾不想逃,而是逃不了,只能選擇把籌碼握在手上。

如果沒有「預售屋禁止轉售措施」,現在市場上應該會多殺多、出現逃命潮,預售屋市場因沒有投資客賠售潮、缺乏價格破壞者,定價權仍在建商手上,房價會降多少,取決於建商的口袋深度。但他也提醒,如果是買房自住的人想進場撿便宜,不管是要買中古屋或預售屋,建議把自備款從2成拉高到2.5~3成,以免銀貸成數不足而違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