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央行楊金龍又出手!第二屋直接下殺到X成 多屋族心慌慌?

2024/06/13 17:23文/記者張瀞勻

台灣央行13日召開2024年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會中決議上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圖/資料照)

台灣央行13日召開2024年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會中決議上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2024年以來國內通膨率緩步回降趨勢,下半年可望續降至近2%,此外,預期今年經濟溫和成長,國內產出缺口呈微幅負值,因此政策利率不變,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不過對於房市,則祭出第六波信用管制措施。

楊金龍表示,去年下半年起,房市交易成長回升,帶動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持續上升,致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仍高,去年6月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7成實施以來,自然人申辦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之撥款金額呈增加趨勢。

然而為續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降低相關授信風險,這回央行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6成,同樣沒有寬限期。

未來央行仍將持續檢視不動產貸款情形與管制措施之執行成效,並密切關注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以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雖然七都第二房貸款成數再降,但換屋族應仍有一年切結出售第一屋的緩衝時間,也可善用夫妻贈與配套,對比前次經驗來說,壓力尚緩。另外,央行決議不升息,按照目前五大銀行平均貸款利率2.176%計算,貸款千萬元,分40年償還,每月的還款約3.1萬元,因為3月底的升息還未完整反映,後續應將近3.2萬元,使用新青安則不到3萬元,還有5年寬限期可用,一年少個數萬元可出國東南亞玩一趟,新青安實惠度還是不言可喻,但也提醒新青安本就以自住為主,現況加強這方面查核,一定程度有助市場撥亂反正。

陳炳辰進一步說明,存款準備率調整代表放款緊縮,因此民眾與建商都得有較高額度的存款或銷售績效,有機會讓民眾槓桿無法開太大,或是建商得有一定的開工與銷售率,進而達到些許改善目前熱況,但都得再觀察資金充沛度轉向房產的情勢,若市場仍以房產為唯一投資保值產品,持續湧入的資金,或許得期待更強烈的直接式攻擊。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這次央行繼去年6月後,再度祭出第六波的信用管制,壓縮七都第二戶以上住宅貸款成數,並調升存準率1碼,其實了無新意,對市場降溫極其有限,甚至進一步扭曲正常換屋需求,而且高價住宅限貸門檻不調整合理建築規劃。

黃舒衛分析,新青安的原意是補貼首購族進場,但是重新點燃的成屋買氣激出預售市場的比價效應,再加上預售屋付款的彈性,不但吸引自備款不足的自住買方進場,更成為置產抗通膨、投資買盤大開槓桿,把預售屋當成金融期貨操作的新樂園,引發諸多市場亂象。然而,預售不涉及房貸、授信問題,因此即便央行下藥再猛,在完工前根本都不受央行信用管制牽制,所以目前檯面上的信用管制工具不但不是房市降溫的解藥,甚至因為對於成屋市場的過份壓抑,將使熱錢、剛需流向預售市場的趨勢更為擴大,銳化房市價量膨脹的領先指標。

黃舒衛認為,無論是超額儲蓄、資金回流的動能,以及產業、股市表現的樂觀預期,短期房市無庸置疑絕對是主、被動被嘉惠的資產市場,而目前央行信用管制的邊際效益極低、副作用越形鞏固,若無其他有效管制工具上場,而美國第三季的降息議題又來勢洶洶,預期台灣下半年成屋、預售市場仍是一片榮景,惟惜售、封盤的心態將使交易量成長趨勢走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