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地板隔音新制上路3年 建商愛用「這款地板」恐出包 業者揪兩大漏洞
建築隔音新制上路後,多數建商都採用SPC地板或超耐磨仿木地板施作,但業者認為,這樣的施作有很多問題。(資料照)
內政部為促進「寧靜住宅」之理想,於2021年1月1日新訂建築技術規則施工篇第46條之6,規定新建分戶樓地板的隔音構造,公告施行,但因當時倉促訂法規,施行以來發現許多問題,很不利消費者。
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榮德表示,主要是新法規第一款第七目及第二款規定,只要在地板上鋪上能降低17分貝或20分貝以上的表面材(含緩衝材)就可以了,以致實際上建造者絕大多數採用SPC地板或超耐磨仿木地板施作,而這樣的施作有很多問題。
陳榮德表示,因仿木地板等地板表面材(含緩衝材)不耐用,約3~5年,消費者再花錢更換很麻煩,換了其它建材,就沒降噪合法,現在房價已高,購屋者花大錢買房,未來有違法糾紛之虞。
此外,每棟房子至少可使用60年以上,平均10年更換新屋主,若原屋主或新屋主要更換其他地板表面材,依法必須重做隔音層,將減少6年公分的樓高,門板要重做,每坪至少耗費1萬元以上,若不重做隔音層就是違法,也會引起住戶糾紛,例如藝人隋棠與樓下住宅糾紛事件就是顯例,顯然對消費者很不利。
陳榮德表示,立法院舉行的公聽會,學者專家都認為應該適當修法規,根據山水民調的大規模消費者調查,有87.8%的受訪者,認為第7目及第二款應予修正。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也向內政部提出修正法案提案,建議《建築技術規則》應調整為「樓地板隔音構造,應內建固定的、耐久性隔音層,而地板表面材不受限制」,消費者有所選擇地板表面材之權利,也減少日後糾紛。
-
AI產業最後一塊拼圖?新北釋出3萬坪工業地搶攻晶片製造鏈
新北市推動智慧產業再出新局!市府15日正式公告「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標租案」,釋出園區內5筆抵費地進行招商,期盼引進AI製造業及相關上下游...〈more〉
-
他欠繳上億遺產稅 名下房產賣不掉 國稅局「出手」追回7千萬
有民眾欠繳遺產稅1億多元,遺產中的不動產經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但仍不足清償欠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為保障國庫稅收,維護公平正義,即...〈more〉
-
北市買房不委屈!預算2000萬內 「這兩區」買30坪沒問題
許多民眾在購屋時往往會將住宅空間納入考慮,特別是對於新婚夫妻,或是有小孩的族群。根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資料,台北市住宅總價帶以1500萬元至20...〈more〉
-
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將落腳柳科三期 鄰近千萬元透天與2字頭新規劃大樓成推案主力
行政院接受國科會的提案,今(15)日在院會上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確定落腳在柳營,柳營科技工業區第3期將成為台灣最大的機器人量產基地。市調顯...〈more〉
-
注意了!土增稅優惠案件各地將展開大清查 鎖定三大項目清查 違規將追稅與罰鍰
為維護租稅公平,各地稅捐單位將針對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陸續展開大清查作業。嘉義縣財稅局將從5月19日起辦理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清查作業,包含:...〈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