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建商前仆後繼 綠建築核發件數10年翻1倍 專家曝背後盤算

2025/03/07 21:05文/記者朱語蕎

綠建築住宅、商辦成為近年趨勢,近10年核發件數增1倍。綠建築住宅、商辦成為近年趨勢,近10年核發件數增1倍。
在近年政府持續推動綠建築政策下,綠建築核發量增加迅速,據內政部公告的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已核發建築物綠建築標章與候選綠建築證書件數高達1150件,不僅較2022年增加112件、年增10.79%,更是歷年最高,也較2014年、10年前,大幅增加578件,增幅101.05%,超過1倍。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綠建築核發件數能不斷攀高,主要與「綠建築建案需求高」、「綠建築賣價好租金高」、「可爭取容積獎勵」等三大因素有關,估計未來綠建築在大趨勢下,量能將持續攀高,而且與綠建築相關的建築工法也將如雨後春筍般,在市場大搶市,購屋民眾與建築業者不妨多留心。
劉永昌表示,以「綠建築需求高」來說,近年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節能減碳及永續發展,成為各國與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政府持續推動綠建築政策,包括「綠建築推動方案」、「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以及最新行政院核定2025~2026年度「淨零建築轉型發展推動計畫」,企業為了符合國際需求搶到更多訂單,對於綠建築的需求也不斷攀升,也讓建築業者更樂於推出綠建築。
其次,「綠建築賣價好租金高」,目前國內相關的案例或研究都不斷指出,綠建築相對於非綠建築再同一區域中,普遍擁有1~2成的溢價空間,取得綠建築幾乎是價格的保證。
另外,國際地產顧問服務公司「萊坊」也曾發表研究ESG趨勢對商辦市場的綠色溢價影響,結果顯示在「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REEAM )」下評估的傑出的建築物租金擁有1成左右的溢價率。
最後在「可爭取容積獎勵」部分,也是建商願意提高成本推出綠建築的主因,容積獎勵是目前綠建築推動的一大誘因,民眾未來房子如果要都更或是運用危老重建時,只要能符合綠建築、耐震等相關規定,就有機會將都更最高50%或危老30%的容積獎勵。
從近年核准的危老改案來看,危老重建案申請者高達7~8成,都瞄準了「耐震設計」與「綠建築」等兩大項,來爭取容積獎勵並創造最大價值。
劉永昌指出,「綠建築」在如今已成為新時代建築的新趨勢,如何讓建物「生態、節能,減廢、環保」是未來綠建築的發展重點,目前台灣市場已有很多新的工法與建材,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劉永昌舉新型板材「節能蜂巢預鑄混凝土(IHPC)」為例,就是結合建築需求所研發,光以省電、減少碳排來看,每個月每平方米就可節省1.76度的電及減少1.56kg的碳排放。
另外,目前市場討論度高的SIR工法,即結合SS鋼骨結構+節能蜂巢預鑄混凝土+卸震裝置,更是目前市場討論度極高的新工藝技術,不僅可縮短3分之1營建工期,每坪營建成本卻僅與耐震設計0.24g的SRC結構相當,甚至可讓建物抗震效能直接媲美核電廠等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