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五期 純住規劃 綠覆率高
內湖五期重劃區皆為新大樓規劃,市容新穎整齊。
台北市內湖五期重劃區鄰近國道1、3、5號和環東、堤頂、市民大道,交通機能匯聚,並規劃單純的純住宅區,社區隱密性和綠覆率極高,緊鄰家樂福、Costco等採買機能,區內全為新大樓,市容新穎漂亮,吸引遠雄、國泰、宏泰等各大建商積極推案。
重劃區內綠覆率高,有多座公園綠地。
信義房屋內湖五期店副店長黃晏暉表示,內湖五期範圍西至舊宗路、北至行善路,東至金豐街、南至南京東路,腹地不大,占地約40多公頃,綠覆率高,主要特色為完全分開的住宅區與商業區,不同於其他市區的重劃區,住宅區由萬坪公園包覆,僅能由行善路進出,保持相當高的隱密性和寧靜的生活品質,除了臨路店面以及區內的1間咖啡廳與麵食餐飲店之外,可以說是完全零店面,生活相當幽靜。
旁鄰多座高架橋,可連結國道1、3、5號和堤頂大道、環東大道等。
開車族 南來北往便捷
住宅區雖然較缺少生活機能,但旁邊有家樂福、Costco、大潤發、HOLA、燦坤等大型量販店,採買機能極強,公園另一側則有不少企業總部,至內湖科學園區也不遠,周邊有多元的就業機會,黃晏暉指出,內湖五期擁有國道1、3、5號和堤頂、環東、市民大道,交通機能相當便捷,並有捷運民生汐止線與環狀線交會站規劃,目前住宅區內還約有1/4素地,未來會陸續推案,價格支撐力強。
緊鄰大潤發、家樂福、COSTCO等採買機能。
內湖五期重劃區市容新穎漂亮,多座新大樓矗立,黃晏暉透露,其中以「元大之星」最為指標,擁有以興建豪宅聞名的品牌建商口碑,為在地少見的鋼骨SRC結構,挑高公設大廳與知名藝術家的畫作、雕塑作品陳列,社區品質高,實價登錄最高曾有每坪118萬元的成交紀錄,主力坪數為77、88坪,規劃單層4戶,全區僅62戶,釋出不多。
元大、遠雄 推案具指標
另外,遠雄建設的系列推案也相當知名,近期以「遠雄米蘭苑」、「遠雄御東方」等最受矚目,黃晏暉表示,「遠雄米蘭苑」屋齡相對新穎,就坐落在公園旁,面公園戶別有逾百萬元行情,一般則約每坪80~90萬元,「遠雄御東方」單層4戶,每戶都有自己的獨立門廳,隱私性高,每坪約90萬元。
近來遠雄還推出了「遠雄晴空樹」,邀請了全球綠建築權威、有第二個高第美稱的EnricRuiz Geli聯手打造,創造不少話題。
2~3房產品 去化速度快
黃晏暉分析,內湖五期重劃區都以規劃60~70坪大坪數的大樓產品為主,少數有30~40坪的產品,平均價位約80萬元,有景觀的物件價格更高,由於現在市場上以小坪數產品較為順銷,因此五期也以約30~40坪的產品銷售流通天數最快,如45~55坪、總價約3500萬元的「筑丰美涵」,以及28~30坪、總價2500萬元的「琉森花園」等,這些3房以下的產品轉手度最高。
新建案市場部分,有知名建設公司的「宏泰一本松」,規劃均質81坪、單層雙併大3房格局,訴求擁有恆態科技的智慧化設備,可說是五期最特別的建案。另外還有「國泰沐善」,為品牌建商國泰建設投資興建,規劃目前買盤最強的中等坪數產品,目前尚未公開,由璞園團隊負責企畫銷售,因建商跟代銷品牌力都極強,此案已引發許多客戶詢問,關注度高。
小提醒
內湖五期重劃區雖然有3高、3快的交通機能,但相對的也鄰近高架橋,低樓層戶別視野易被遮蔽,另外還有變電所,以及上空有飛機航道,部分地區受噪音影響。
專家意見
信義房屋內湖五期店副店長黃晏暉
內湖五期重劃區位居信義計劃區、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學園區中心,是台北市最重要的科技走廊核心,規劃漂亮的純住宅區,未來台北市也不會有這樣的素地,市容新穎漂亮,沒有交雜舊公寓等問題。建議民眾購屋時挑選知名建商,如元大、遠雄、華固、宏泰、國泰等,基地整合與建築規劃相對佳,居住品質也比較好,保值性高。
-
買節能家電可退稅 他期限內申請卻疏忽「這編號」 2千補助飛了
民眾購買符合規定的節能家電,別忘申請補助,但要注意申請期限,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只要於今年6月14日前購買符合經濟部核定能源效率第1級或第...〈more〉
-
緬甸驚天劇震、泰國大樓倒 專家:給台灣三大啟示
緬甸上周發生芮氏規模8.2的驚天巨震,災情慘重,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鄰國「泰國」首都曼谷,竟也出現多處建物損壞,甚至有1座興建中已「建物封頂」主...〈more〉
-
長輩遭遇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 南市採「地政3寶」防堵詐騙 提高不動產交易安全
近來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尤其詐騙集團多鎖定年紀較高的長輩,為防範現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目前南市府地政局積極推動「地政3寶」房地防詐措施,包括...〈more〉
-
新竹逾期繼承登記今起公告 超過5400筆不動產恐遭標售
新竹縣114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將今起進行公告,公告期至6月30日止,為期3個月,今年度公告案件包括576位被繼承人、5461筆土地...〈more〉
-
低潮才正開始?李同榮:房市將面對三隻黑天鵝+一隻灰犀牛考驗
2025房市經過第一季價量俱疲的表現後,市場呈現出一片觀望與悲觀的氛圍,多方不得不承認2024年Q4就是七年來多頭結束的終點,而面對市場由多...〈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