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反彈 今年Q1預售屋房價陷「死魚盤」
今年Q1北台灣各縣市房價表現平穩,但季度波動幅度卻越來越小,呈現「漲不動、跌不了」的「死魚盤」。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Q1北台灣各縣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成交行情,僅台北市微幅下挫,新北、基隆與新竹地區維持平盤,另桃園與宜蘭地區則略微上漲。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今年Q1北台灣各縣市房價表現平穩,但季度波動幅度卻越來越小,呈現「漲不動、跌不了」的「死魚盤」,顯示房價依然未脫離盤整格局。
疑似漲多修正 北市預售價位下彎
台北市今年Q1新建案均價降至每坪84.6萬,中止連續2季反彈,並較去年Q4微跌0.5萬、季跌幅約0.59%;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漲1.5萬、年漲幅約2%。何世昌指出,近2~3年,台北市新建案價格表現大致呈現「預售屋強、新成屋弱」的格局。今年Q1卻截然不同,新成屋成交價相對穩健,預售屋價格則從近年高點下彎,不過看起來比較像「漲多回吐」,尤以近期漲幅較多的中山、南港、文山等區跌幅稍重些。
新北收平盤 這兩區漲勢凌厲
新北市Q1新建案房價仍是每坪38.5萬,與前季持平;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上揚0.5萬、年漲幅約1.3%。新北市主要行政區房價波動幅度大多不高,但以板橋、土城等區房價漲幅比較凶悍,關鍵在於新興重劃區買氣活絡,建案頻頻調高售價所致。雖然現在板橋與土城市況仍優於多數行政區,但若跟未漲價前相比,目前這兩區買氣已明顯下滑了。
基隆無量難上攻 新竹價穩市況佳
單季房價維持平盤的,還有基隆市和新竹地區。基隆近1年來房價逐漸墊高,高價案不斷開出,但漲了房價卻丟了買氣;在買盤縮手之下,房價上漲似乎遇到了瓶頸。新竹地區雖然買氣還算不錯,也還有高價案出現,但因供給量多,建案競爭激烈,大多數業者定價比較務實,且民眾對成交單價2字頭的建案接受度較高,因而Q1平均房價幾乎沒什麼變化,與前季相比呈現持平。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小跌0.1萬、年跌幅約0.4%。
低總價反攻 宜蘭房價紅了
桃園市與宜蘭地區是Q1房價表現較亮眼的地方。其中桃園Q1單價微漲0.1萬、季漲幅約0.4%,年漲幅則約1.3%。宜蘭地區Q1反彈至每坪21.5萬,季漲幅約1.4%,年跌幅則收斂至約3.6%。以宜蘭來說,2017年Q2房價達到最高峰,當年Q3反轉下挫,一路跌到去年Q4,整整跌了1年半,今年Q1終於中止連6季下跌,年跌幅縮減至約3.6%。
宜蘭房價反彈的主因,是近期出現許多低總價透天、公寓,透天總價從500多萬到800多萬不等,公寓總價在500萬以下,而這類產品多具有高單價、低總價的特質,受到在地購屋者青睞,因而推升整體房價。
何世昌認為,市場預期九合一大選後,房市能夠回歸基本面,但孰料總統選舉前哨戰提早開打,以及經濟成長力道不振,衝擊到購屋意願。同時,北台灣投資買盤又面臨被高雄所分食的窘境,剩下的自住買方縮手不追價,但賣方也不願降價,買、賣雙方僵持局面似乎比選前更嚴竣,預估近期房市成交量難以放大。
-
竹縣農地違建罰不完 縣府出手:無視勒令停工將送法辦
新竹縣因工商發達、廠房外溢效應,非都市土地違規使用案件時有所聞,為遏止違章建築歪風,新竹縣長楊文科日前下令將積極徹查,在違建施工時,就應該請...〈more〉
-
台中蛋殼區5年每坪+24萬 大咖建商搶插旗
房市回歸自住主流,「生活機能牌」成為吸引購屋族最佳賣點。而台中的北屯機捷、單元二與太平新光等三個重劃區,發展有如搭上特快車,交通、商業、學校...〈more〉
-
兄弟受贈農地 一方出售竟遭連帶追稅?專家:贈與加「這契約」少後患
贈與子女農業使用的農地可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和贈與稅,因此不少父母未避免日後爭產,會在生前先行贈與給小孩,因為耕地不能分割或是擔心小孩把農地賣掉...〈more〉
-
政策衝擊!消費者看跌房價增至43% 至少下修「這幅度」才願進場
永慶房屋公布2025年第二季網路會員調查,全台認為房價看漲的比例由上季的32%小幅下降,本季為26%,而看跌比例增至43%,看跌比例較上季的...〈more〉
-
高市標售第一季開發區土地 標脫率50% 仁武、楠梓千坪地仍引大建商高價搶標
高市府地政局114年度第1季開發區土地標售,共計推出6標優質建地,於今(26)日開標,吸引9封標單競標,順利標脫仁武、楠梓與林園共3標土地,...〈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