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也掀團購潮 衍生問題多 想買便宜要小心
房市景氣好轉,讓網路團購風潮再起。
台灣人瘋團購,連房子也能跟團購買,近年房市回溫,市場一片大好,不少人看準熱潮,打出購屋團購價,在網路上開社團、群組,吸引不少人目光,但專家建議,仲介房屋需要有房屋經紀人執照,若只是聽信團購主說法就跟風下定,未了解實際物件情況,不論是未來轉手或自住,都可能會有風險。
市場資金氾濫,熱錢湧入房地產,讓去年房市景氣大好,連許久不見的團購風潮,又再度捲土重來,去年出現不少秒殺案、宣稱潛銷就完銷,其實有些都是網路糾團購買,以大量團購方式掃貨,不只造成建案熱銷,也讓以網路消費為主的新世代購屋族,趨之若鶩。
網路糾團購屋 打亂銷售模式
這種買房像買菜的現象其實並非首見,早在前一波房市多頭期間,就有出現這種現象,只是這波團購潮更巨大,許多在網路經營房地產多年的社團、聊天群組,版主紛紛開啟主糾模式,靠著長年累積的人脈、客群,以大量購買方式,與建商談條件,取得比開案後更好的價格吸引民眾加入,主購因此可獲得介紹費,而建商也樂得在潛銷期間就銷售一波,不只銷售量大增,也能帶來人氣話題。
而此現象也影響目前代銷業銷售的模式,過往建商賣房子,多半會委由代銷包裝、銷售,代銷從中獲取利潤,也因如此,房價成本會被加上行銷、廣告費用,但現在這波團購風潮,不少是由主購直接與建商談價,省略代銷仲介的成本,取得更便宜的價格。
台中、竹北不少預售案在開賣前就吸引人龍購買,不少是團購先來掃貨。
非經紀業售屋違法 小心被賺價差
對此,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非經紀業而經營仲介或代銷業務者是違法的,依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32條規定,可能將被主管機關應禁止營業,並處公司負責人、商號負責人或行為人新台幣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公司負責人、商號負責人或行為人經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為禁止營業處分後仍繼續營業者,還會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罰金,民眾想藉揪團牟利要多審慎。
對購屋者來說,網路糾團購屋也相對沒有保障,不管主購說得天花亂墜,其實都沒有單據可保障買方權益,最常見的糾紛,就是消費者先付了預約款,但事後沒買到房子,業者也不願意退費,甚至購買後,主購直接消失,甚至之後若發生建商捲款落跑、無法如期完工等問題,消費者根本無從向主購或業者求償。
團購風險高 留意投資客過多個案
此外,近期不少團購模式,也引發炒作紅單問題,讓政府開始嚴加控管,尤其是幾個熱門區塊,預售屋炒作紅單問題大,成為政府這波打炒房首要任務。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網路糾團購屋是網路時代的產物,這種團並不是不能跟,而是建議有豐富購屋經驗、承受風險能力高的人再去跟,一般首購族還是直接向建商或代銷屋即可,對自身較有保障。
陳傑鳴也建議,購屋仍需親自去案場看房詢價,注意建商品牌、屢約保證規定,先了解建商是否為一案建商,且金錢往來交易要直接與建商或代銷,才不會落入發生糾紛卻求償無門的窘境。此外,團購買房是很多投資客喜歡操作的模式,想自住的民眾,要注意個案投資客狀況,未來可能會面臨龐大的賣壓、空屋率高、管理不易維持的狀況。
預售屋團購容易衍生紅單炒作問題,購屋者要小心。
-
房東「3方式」收租最節稅!國土署:已逾34.8萬房東報稅享優惠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提醒,今年申報所得稅期間為5月1日至6月30日止,房東若將房屋委由政府合作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業者進行包租或媒合管理,不僅可免除...〈more〉
-
金門戶籍超搶手!一戶多戶背後藏這些福利秘辛
觀察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全台有設戶籍住宅的戶數狀況,有83.6%的住宅都是屬於一宅一戶,不過,全台也有13,360間住宅,每宅設籍六戶...〈more〉
-
房產詐騙花招TOP 10出爐 揭第1名恐怖手法 國人「單月被騙40億」
不動產詐騙案層出不窮,手法更是五花八門,嘉義市地政處引用內政部警政署防詐宣導、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時事網路大數據分析,整理地政類詐...〈more〉
-
新北第一環「這區」成黑馬 房價年增1成贏三重 專家曝三大關建
台北市居高不下的房價持續推動購屋需求外溢,一橋之隔的新北市第一環,憑藉卓越的區位條件順勢成為許多大台北輕移民的熱門選擇,業者彙整實價登錄,對...〈more〉
-
房市冷了誰還能賺?這家房仲靠「這招」逆風大賺9成!
信義房屋(9940)12日召開114年第一季法說會,公布本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2.1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9.52%。信義房屋指出,營收下...〈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