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五重拳上路 專家:房價越觀望越失望
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正式上路,對於該法案實施對房市的影響力有多大,產官學專家看法分歧,房市趨勢專家認為此項政策影響力已經提前在市場反應,利空已經鈍化,對未來房市走勢影響有限,他並提出五大理由預測下半年房市將會是「以盤代跌」的走勢。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形容,平均地權五重拳修法,形同暴力式的打房,政府已經把打房KPI(關鍵性指標)訂為打擊房價,因此不惜令交易量大幅萎縮,也不論產業發展與生存空間,這對整個市場的自由運作機制將造成嚴重的扭曲作用。
然而,各部會還是陸續不停端出不同打房政策,已經創下50年來六大房市循環打房政策最頻繁的一次,規模也是最大,但效果卻是不如預期,就算是房市未來降溫,也是技術循環與經濟基本面所形成的因果,與打房政策毫無關係,各部會形同進行打房政策大競賽,看誰是壓垮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恨不得房價立即有明顯的修正與跌幅,搶割政績的意圖實在相當明顯。
綜觀政府的各項打房措施,完全是防堵的治標政策,同時也是化療式的打房政策,不斷的犧牲小咖傷及無辜,房市卻不斷的在漲勢中將上升的成本轉嫁到房價,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年輕人,最迫需低總價的剛性市場,因此,史上最嚴厲的平均地權修法上路後,對下半年房市的影響,受到消費市場非常高度的關注。
李同榮認為有五大理由讓下半年房市走勢「以盤代跌」
一、經濟基本面不利房市再有上漲空間:
全球經濟因升息末端已影響經濟增長,台灣經濟基本面也因出口減緩而面臨連三季負成長的窘境,對房市景氣產生連動性的大利影響。
二、技術循環面處於末升段的脆弱期:
房價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末升段尾端的脆弱期,較經不起利空的襲擊,隨時有反轉向下危機。
三、兩岸地緣政治局勢緊繃:
兩岸地緣政治影響高價市場,房市買盤容易觀望。
四、營建成本居高不下,房價下跌也難:
缺工、缺料、加上ESG減碳設計要求提高等因素,也使得營建成本在這三年來大幅增加。政府已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預計最快2024年開始收取碳費,首波徵收對象包含287家排碳大戶,鋼鐵、水泥、石化、半導體產業都在列,因此大幅推高房屋的建造和維護成本,房價下跌不易。
五、總統大選前房市不易大漲大跌:
選前房市除非面臨主升段,否則通常盤整居多,大漲民怨也隨之高漲,大跌對產業經濟也會受影響,因此政策會隨時機動調控,盤穩或小跌是政府最理想的方針。
李同榮表示,受政策影響,房市目前的走勢就是在盤整中呈現「高價跌、低價漲」的畸形現象,富人在房價高檔政策不友善的情況下,採觀望態度,甚至資金不斷流出海外,年輕購屋族群苦等房價下修,但得到的結果卻是「越觀望越失望」,頻繁打房的結果卻是打到交易量萎縮、產業受傷,而購屋消費者卻無受惠,導致富人出走、年輕人失望,住宅政策敗壞不堪,窮到只剩化療式打房,年輕人仍然無感。
針對房市政策,他提醒政府不要再以限貸、禁止轉售、加稅等防堵思維擬定住宅政策,最終居住正義的核心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
一個車位要價925萬!比中南部一間房還貴 全台最貴停車位在這裡
台灣家庭擁車比例年年增加,交通部公路局資料,近五年全台汽車登記數量,從2020年的819萬輛提升至2024年的868萬輛,增加5.9%,不過...〈more〉
-
共有農地遭共有人違規使用 慘遭核課大筆地價稅 專家:檢附這種契約書可申請課徵田賦
陳先生與張小姐原共有一筆農地,原按田賦(目前停徵)課徵,因部分面積興建未經核准的建物、鋪設水泥等未作農業使用,經稅捐稽徵機關改按一般用地稅率...〈more〉
-
每戶只剩2.41人!「人口大逃殺」竟與這項新政策有關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more〉
-
土城市況回穩 三區新案輪番上陣 早鳥、促銷優惠全都來
土城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近期運校重劃區供給量持續不間斷,據住展雜誌調查,繼稍早公開的「合康雙匯」、「朗沐」後,推案王寶佳機構旗下和耀建設又一...〈more〉
-
他一年送兒女各240萬 犯「這錯誤」遭連補帶罰近50萬
不少家長會藉由每年每人的贈與稅免稅額244萬,逐年贈與給子女,但要注意若同一年度贈與他人的財產超過244萬,就得申報贈與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