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全台老屋交易佔比達4成創新高 專家曝三大隱憂

2023/08/08 11:34文/記者朱語蕎

全台30年以上老屋交易逾4成創新高,專家表示主要還是與房價高漲有關。(東森房屋提供)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今年Q1全國住宅買賣移轉筆數為28,011筆,其中有11,490筆交易的屋齡都在30年以上、佔比為41%,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年同期新高。進一步觀察今年Q1主要都會區及其他縣市中古屋交易情況,在主要都會區中,以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中古屋交易熱度最高,佔比高達62.6%,桃園及新竹縣市中古屋交易熱度相對較低,還不到3成,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下。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黃勝暉指出,中古屋交易熱度持續攀升主要還是與高漲的房價密切相關,再加上現在市區內可供大面積開發的素地資源已經愈來愈稀缺,建商的土地取得成本、營建成本都來到了歷史高檔,新建案價格自然居高難下,所以預算有限的購屋民眾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選擇價格相對親民的中古住宅。

黃勝暉表示,台北市寸土寸金,地狹人稠,市區內新案供給量相對較少,且開價基本都在三位數以上,普通購屋民眾的選擇空間比較有限,大部分民眾都會首選屋齡較高的中古住宅。

而桃園及新竹縣市因開發相對較晚,蛋白區、蛋殼區還有很多土地可以用來營建新案,購屋民眾的選擇性較多,因此拉低了中古屋交易的佔比。而在主要都會區以外的其他縣市,30年以上中古屋交易佔比也有40.9%、超過4成,顯見房子愈買愈老已經逐漸成為全台各地的共性問題。

雖然這些屋齡較高的中古屋價格友善、坪數實在,但還有三大隱性風險,黃勝暉提醒,首先是中古屋的居住安全,很多中古屋年久失修,屋況不佳,部分老屋甚至還有可能存在耐震力不足、海砂屋、壁癌、漏水等方面的問題,購屋民眾入手後往往還需要花費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重新整修。

再者,雖然中古屋的入手總價很美麗,但是屋齡越高的物件,銀行貸款條件就會越嚴苛,再加上後續的修繕成本,林林總總加起來未必會比直接購買新古屋、新成屋便宜太多。

第三,大部分老舊公寓和透天厝都是沒有車位、電梯和社區管理的,特別是如果家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輩,在購買這類物件時,就要特別留意是否能夠滿足自身的實際需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