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房市信用緊箍咒失靈?央行坦言:這兩件事沒解決

2025/05/21 16:01文/記者張瀞勻

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已七度祭出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並逐漸見效,但仍存在兩大隱憂。(資料照)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已七度祭出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並逐漸見效,但仍存在兩大隱憂。(資料照)

中央銀行21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針對「房屋稅2.0課徵亂象與不動產融資緊縮」進行專題報告,根據書面資料,雖然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已七度祭出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並逐漸見效,但仍存在兩大隱憂:不動產貸款餘額續創新高,以及銀行資源仍過度集中於不動產部門。

為抑制資金湧入房市,央行歷次措施包括限制貸款成數及道德勸說等,要求銀行自去年第四季起一年內,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並針對無自用住宅購屋設置熱線協助民眾。

根據央行書面資料,目前已出現四大成效:一是購地、多戶與高價住宅等貸款項目成數下降,有效釋出資源至真正購屋需求者;二是房市交易降溫,第三,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年增率減緩,至今年3月底,購置住宅與建築貸款年增率分別為9.34%、2.97%;無自用住宅貸款占比升至61.9%。第四,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降至36.89%,逾放比率維持低檔,3月底購屋貸款逾放比為0.07%,低於整體的0.16%。

不過,央行也指出,3月底不動產貸款餘額仍增至14.64兆元,較去年底增加829億元,進一步與2018年9月底與2020年10月底相比,餘額分別增加66.94%、42.05%,增幅高於總放款與非不動產放款,顯示信貸資源仍未有效分散。

財政部亦提出書面資料指出,截至4月底,七家公股銀行平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為36.11%,略高於去年底的36.1%,主要因住宅貸款增加所致,不過,這七家銀行仍全數符合《銀行法》第72條之2上限規定,且皆未超過28.5%,其中一家低於27%、三家低於28%。央行強調,現階段並非放寬管制的時機,將持續監控各銀行執行情況,督促其落實量化改善方案,確保信貸穩健流向與金融穩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