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稀少 北市新建案店面逾6成惜售
大台北新建案的店面市場與住宅脫鉤,一般投資人想買還不見得買得到。
台北房市雖成交清淡,住宅價格直直落,大多數業者是能賣就快賣,降低手上存貨,但店面市場卻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建商手上的店面是能留就留,不然就是待價而沽,完全不急著賣。《住展雜誌》統計,2016年截至12月20日,台北市共推出123個建案,其中僅48個建案有店面、規劃約142間店面,卻只有19個建案釋出店面、總計54間店面公開銷售,代表有6成多店面想買也買不到。
2016年台北市新案雖新增54戶店面,光是中山區「榮耀之星」的可售店面就高達21戶,占總量約39%,其實供給量十分稀少。《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北市新店面供給短缺的主因為純住宅社區盛行、業者惜售不急著賣、熟客優先吃貨;台北人越來越重視居住的寧謐與社區單純性,催生純住宅社區的出現,建商為了抓住這類客群的需求,忍痛放棄在一樓規劃高單價店面,改為庭院戶或公設等格局。
精華店面被保留 買方有錢還要有門道
今年台北市48個建案新增142間店面,建商仍看好店面長期增值空間,普遍都有惜售、好貨放口袋的心態,所以保留不賣的店面高達59間,比釋出市場公開銷售的數量還多,寧願惜售也不急著賣掉。何世昌指出,此外一般建案在潛銷時間,往往會先通知口袋名單的客戶,若有優質店面就會被掃貨吃掉,公開銷售階段就無店面可賣,一般投資人就算想買也沒有門路。
何世昌指出,台北市新案店面產生「沒開價」的特殊現象,2016年北市有6個建案店面價格沒有定價,而是與買方慢慢磋商出最後價格,通常出現在極為熱鬧的商圈、或買賣雙方對店面效益看法落差較大的地區。預期在房市修正期間,店面價格所受干擾相對小,價格走勢與住宅脫勾,店面惜售風氣也還會存在。
-
想轉賣父遺產發現「無建物權狀」 財產分配得重來?「這文件」救了大家
民眾在繼承未辦理保存登記的建物時,流程會更加繁雜,資深地政士就提到,有民眾要辦理移轉登記時,發現繼承來的父親房產,地上物未辦理保存登記,也就...〈more〉
-
【桃園】八德大湳生活圈 綠線開通在即 房價起漲
桃園八德大湳生活圈,是八德地區最早發展的區塊,生活機能完備,擁多座公園綠帶,備受期待的桃園首條自建捷運綠線也行經於此,三鶯線八德段也將在此設...〈more〉
-
降價不等於崩盤?高雄、台中降價物件狂飆 專家解析關鍵密碼
屋主不演了?打房重手一波波,屋主也急著賣房換現金?不動產兼具置產、自住效益,過去在信心大好之下疊加出大量成交及溢價,但隨著央行出重手,種種訊...〈more〉
-
竹北聯發紡織熄燈這家大廠進駐 房價坐八望九
竹北科技產業聚落成形,聯發紡織舊址轉型為AI研發基地,由緯創資通進駐,推動產業與住宅升級。信義房屋專家分析,緯創進駐竹北,預計將創造逾500...〈more〉
-
近三年預售賣了5.4兆 專家示警:購屋族得各顯神通
雖然央行以金檢取代第八波管制,不過市場未來對於房貸資金需求仍很殷切,統計顯示,2022年全台預售賣近1.3兆,2023年預售賣逾1.7兆,2...〈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