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低自備迷惑 破解預售屋潛藏風險
民眾購買預售屋,在不同階段都要謹慎為自身權益把關。
房地產市場多頭不再,預售屋不如過往,隨著時間享有價差利潤,不過,相對輕鬆的付款條件仍獲得不少購屋客青睞,只是,預售建案畢竟「看不見實體」,消費者在下訂、簽約、交屋、換約等階段,應瞭解潛藏風險確保自身權益。
預售屋的自備款一般為總價10%~20%,以總價1000萬元為例,自備款約100~200萬元,分為訂金、簽約、開工、工程期、尾款等階段付款,其餘為貸款,依照時序逐步繳款的方式,較能舒緩手頭資金不寬裕的買方經濟負擔。且預售屋的格局變化彈性大,在不影響主結構或建築安全的狀況下都可進行「客變」,調整為盡量符合買方需求的房型及建材設備。
看屋時對於建商廣告或代銷話術應保守看待,以免與實際有落差。
看不到實品屋 下決定前更要謹慎
儘管如此,接待中心通常只有平面圖、家配圖、模型、樣品屋讓買方參考,如果單憑建商廣告或代銷話術,未來交屋恐怕會跟想像中有落差。一位不具名的台北市代銷業者就透露,預售屋著眼的是未來增值性,許多2、3年前購屋的買方,最近交屋發現房價不漲反跌,氣得跳腳,反過來在建材設備、公設點交上極盡所能找碴,要建商彌補損失,衍生糾紛致使雙方對簿公堂。
政府網站已有預售屋定型化契約範本,提供消費者下載使用。
該名代銷業者建議,交屋驗收時買方應準備契約書、變更設計增退費約定書、建築物測量成果圖,對照契約銷售坪數是否符合房屋土地權狀記載坪數、格局長寬高尺寸是否正常;再比對廚具、衛浴、家電等品牌是否與契約相符。若發現瑕疵,應要求建商列出修繕清單,雙方各持一份以便下次驗收檢查,完成程序才付清尾款。
契約最常被搞鬼 向業者要求審閱期
桃園市近日聯合稽查預售屋發現,違規率最高的項目就是買賣定型化契約,抽查全數建案皆不合格,內容包括交屋保留款不到總價的5%、違約處罰沒有給予消費者個別磋商機會、開工及取得使照期限沒有明確日期、限縮內政部規定於通知交屋日起30日後需開始負擔水電費、瓦斯費等。地政局表示,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是對消費者購屋最低限度的保障,為避免業者利用消費者對相關規範的資訊不足,藉由個別磋商來規避責任,簽約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常見違規條款。
保護消費者權益也減少事後爭議,買方最好在下訂前,向業者要求帶回契約書審閱,內政部規定消費者有最少5天、最多30天的審閱期,若內容條款違反定型化契約應記載與不得記載事項,只要業者不願修正,就算已下訂仍可依照《民法》要求解約,拿回全數訂金,但單純僅為買方反悔,業者同樣會依法沒收訂金。
在預售屋完工前,消費者購買的是建案完工後將不動產過戶的權利,所以預售屋換約屬於財產權利交易,依據《所得稅法》,是以成交金額減除原始取得成本及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該資產所支付一切必要費用後的餘額,課徵財產交易所得。至於換約成本,大部分建商或代銷會向賣方收取手續費,費率多寡並無一定行情。
低自備款促銷 背後藏玄機
另外,許多打出超低首付款的建案,其實暗藏玄機。《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提醒,如果差額是由建商或代銷提供貸款,買方要注意分期繳款的期數、金額及違約處置方式;少數「走偏門」的業者甚至會簽假契約,把成交價做高,提高貸款成數,若銀行端發現,將被追討超貸金額;或者是以信貸補足房貸的作法,會讓買方付款相當辛苦、背負高利率。總之,有足夠的財務能力再購屋才最妥當。
-
買節能家電可退稅 他期限內申請卻疏忽「這編號」 2千補助飛了
民眾購買符合規定的節能家電,別忘申請補助,但要注意申請期限,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只要於今年6月14日前購買符合經濟部核定能源效率第1級或第...〈more〉
-
預售屋一周只賣一戶房市慘爆?專家:信心已經瓦解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發酵,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急凍,買氣驟降。信義代銷經理童莉婷指出,歷經數月盤整,市場已逐漸適應政策,惟買氣回溫力道溫吞,預售...〈more〉
-
新竹逾期繼承登記今起公告 超過5400筆不動產恐遭標售
新竹縣114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將今起進行公告,公告期至6月30日止,為期3個月,今年度公告案件包括576位被繼承人、5461筆土地...〈more〉
-
長輩遭遇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 南市採「地政3寶」防堵詐騙 提高不動產交易安全
近來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尤其詐騙集團多鎖定年紀較高的長輩,為防範現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目前南市府地政局積極推動「地政3寶」房地防詐措施,包括...〈more〉
-
低潮才正開始?李同榮:房市將面對三隻黑天鵝+一隻灰犀牛考驗
2025房市經過第一季價量俱疲的表現後,市場呈現出一片觀望與悲觀的氛圍,多方不得不承認2024年Q4就是七年來多頭結束的終點,而面對市場由多...〈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