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單純易整合 中古商辦成為都更新寵
豪宅「華固名鑄」為舊商辦的都更案,基地前身為國際大樓。
傳統都市更新以老舊住宅為主,地主關係複雜、基地規模小,往往讓台北市都更窒礙難行,商仲觀察,建商近來有新的想法,舊商辦大樓整合開發的都更案數量激增,加上銀行業資產參與都更門檻放寬,預料將助長老舊商辦的都更熱潮。
台北市30年以上老屋過半,都更勢在必行,但依據北市都更處統計,歷年來申請都更案件,包含事業計劃概要、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等,截至去年底成功申請劃定單元共1048件,審議核定僅約266件,顯然政策進行並不順利。宏大不動產合夥估價師林韋宏觀察,早期建商插旗都更是以購買透天厝、公寓為主,透天類似小面積土地,最受建商青睞,大約需整合至少8~15戶透天或20~60戶公寓,但這類房地往往歷經兩代至三代,許多個案要上百位地主及建物所有人同意才能完成整合,讓都更顯得漫長困難。
近年因「文林苑」、「永春社區」等都更爭議,讓開發商有了不同思考方向,陸續參與舊商辦大樓的整合。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分析,以最近幾個成功或進行中的個案,例如國際大樓、宜進大樓反而是以購買或整合舊商辦為主,其中國際大樓即是傳出成交單價破200萬的豪宅「華固名鑄」,宜進大樓則是興富發「松江1號院」,仍在興建的聯合報舊大樓,還在都更流程中的華塑大樓、台塑大樓、亞洲信託大樓、國泰世華銀行大樓、華票大樓,近期元大金購買的大同大樓等,都是大基地面積的舊商辦。
陳益盛表示,商辦的持有者多數為法人或企業主,屬性相對理性,較沒有多人繼承共有等複雜關係,因此在評估是否參與都更時,偏向以實際利益做出決定,只要開發商提出合理條件或分屋比例,通常有機會達成共識,基地所有權人數少而單純,也省下不少協商及整合的複雜度,再者,商辦大樓的違建情形也低於住宅,減低不少變數。
金管會日前已放寬金融業參與都更規定,包括銀行承作都更放款,可不受「銀行法」對不動產放款30%限制,並同意放寬現行「商業銀行投資不動產辦法」,將老舊行舍參與都更,取得新建不動產需有50%以上自用的規定放寬為20%,商仲預料金融業將「反客為主」,不只提供都更資金,也是都更實施者,間接帶動老舊商辦的都更熱潮。
-
走春氣溫冷颼颼 小心「磁磚雨」傷人 建管處:釀災需負刑責
春節期間冷颼颼,氣溫驟降,大樓外牆磁磚可能因熱脹冷縮,產生鼓脹現象甚至發生剝落意外,台北市建管處提醒,在戶外活動時,盡量選擇具有遮蔽的空間行...〈more〉
-
蛇年住宅進入冬眠期 商用市場踏上AI浪潮 乘風破浪
川普2.0上路,關稅、禁運、非法移民議題搭配交易式外交,從年前就勾動通膨預期心理發酵,間接拉抬美元資產走強,幾乎解消市場對過去一年降息循環的...〈more〉
-
政府推動大南方新矽谷計劃 南部科技業發展將聯結一氣 引領區域房市
今年初行政院宣布啟動「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將結合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從嘉義至屏東的半導體S廊帶科學園區、科技產業園區、產業園區,構建...〈more〉
-
想當孟母!別白忙一場 專家提醒:卡位學區宅先確認二關鍵
台灣房屋集團觀察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發現,近年的歷年出生率,龍年出生率仍最高,2012年龍年的粗出生率9.86‰,為12生肖中...〈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