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觀點】「仲介」到底得罪誰?
房仲、代銷紛紛倡導正名,希望能給消費者專業形象。
台灣人買房多半會找仲介,聽到「仲介」二字你會想到什麼?路邊發傳單的房仲?還是接待中心銷售的跑單小姐們?不知從何時開始,銷售新案的、賣中古屋的業務,都不喜歡稱自己為仲介,紛紛想重新正名。
以字義上來看,「仲介」二字是為雙方搭起橋梁、協助溝通,進而完成交易,台灣人長久以來習慣將賣房子的人稱作仲介,因而成為房屋買賣代理人的名詞之一。不過,以往房地產交易資料不透明,房仲公司良莠不齊,常出現黑心仲介,讓不少人聽到仲介、房仲兩字就先有不好的既定印象。
一般要銷售房地物件,最基本的是要先考取不動產營業員執照,有些上進的業務,會再考取不動產經紀人執照,因此坊間不少房仲業務,開始會稱自己為經紀人而非房仲,日前,住商機構董事長吳耀焜更提倡,希望能帶頭為房仲正名,改稱這些房屋業務員為經紀人。
而另一種在銷售中心賣預售屋、新成屋的業務員們,也積極想正名以正視聽,傳真實業董事長王明成說,房仲兩字已被濫用,代銷更常被稱為廣告公司,但其實代銷業與傳統單純賣房子的業務不同,也不是廣告銷售,代銷從零開始規劃新案、發想銷售模式、設計接待中心、文案等等,已不僅是銷售房屋而已,但許多人都不了解代銷業的工作內容,甚至還有公司員工不知道怎麼跟家人解釋這份工作。
王明成說,現在代銷和仲介都要考取營業員執照,但考照內容大多是仲介業所需,代銷業有其特殊專業,他建議應該另外制定執業執照,將兩者所需專業界定清楚,也讓從業的代銷人員能有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兩位房地產大老前輩不約而同都倡導正名,想拋棄大家既定的仲介形象。的確,現在的仲介已不只要能賣房子,還需要更多專業素養,才能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取信於消費者,藉著正名,讓更多人了解產業內容,進而吸引人才加入。
不過,消費者真的重視名稱嗎?筆者認為,就算倡導正名,多數消費者仍會習慣以仲介或業務稱之,名稱固然重要,但消費者在意還是最在意服務品質和專業與否,畢竟再高的頭銜、再好的名稱,若服務不佳、專業不足,仍無法獲得大眾認同。
-
預售屋一周只賣一戶房市慘爆?專家:信心已經瓦解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發酵,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急凍,買氣驟降。信義代銷經理童莉婷指出,歷經數月盤整,市場已逐漸適應政策,惟買氣回溫力道溫吞,預售...〈more〉
-
買節能家電可退稅 他期限內申請卻疏忽「這編號」 2千補助飛了
民眾購買符合規定的節能家電,別忘申請補助,但要注意申請期限,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只要於今年6月14日前購買符合經濟部核定能源效率第1級或第...〈more〉
-
新竹逾期繼承登記今起公告 超過5400筆不動產恐遭標售
新竹縣114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將今起進行公告,公告期至6月30日止,為期3個月,今年度公告案件包括576位被繼承人、5461筆土地...〈more〉
-
長輩遭遇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 南市採「地政3寶」防堵詐騙 提高不動產交易安全
近來不動產詐騙事件頻傳,尤其詐騙集團多鎖定年紀較高的長輩,為防範現行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目前南市府地政局積極推動「地政3寶」房地防詐措施,包括...〈more〉
-
都年輕人在買!台中「這區」35歲以下房貸族增8成 房仲:最低180萬就有
台中太平區正成為年輕購屋族的熱門選擇,依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太平區35歲以下年輕房貸族申貸件數達1,346件,相較...〈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