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蝦米被政策吞噬買不起土地? 專家曝小建商難撐下去4關鍵
台灣房市與建商生態已然改變,在打炒房政策下存活的建商因高度政策監管而體質更良善。(圖/資料照)
2009年至今台灣房市歷經2次大波段漲升,政府皆因當下房市火熱,進行疊床架屋式的政策調控與稅法改革,每每政策上路,大家對於抑制房價都會有所期待,不過寶麟廣告副總經理管清智指出,台灣房市大者恆大已然確定,中小型建商已被完全邊緣化,以桃園市、大新竹、台南市這三都尤為明顯,中小型建商已失去購買力,近年成交土地幾乎均被大型建商獵地取得,他也提醒,迫使小型建商恐因四大關鍵難以生存。
管清智表示,台灣房市與建商生態已然改變,在打炒房政策下存活的建商因高度政策監管而體質更良善,尤其政府對於土建融限縮館更是造成中小型建商資金造成極大壓力,不僅購入土地門檻大幅拉高,且缺工造成的工期拉長,讓小建商資金缺乏流動性難以快速購地,彙整四大關鍵,未來台灣將形成大者恆大之狀況。
一、中小型建商購地門檻大幅拉高
當大型建商面對一樣的政策箝制,僅限縮購買力,不會像中小型建商面對買不起的窘境,或因財務壓力太大而選擇放棄或是往外圍發展,於是,形成現況都市計畫內大型建商在競爭、都市計畫外(甲建)中小型建商的戰場。
二、工程期拉長資金運作缺乏流動性
近3年很多建案早已預售售罄,但礙於尚未完工,更多的是延後交屋,讓資金無法順利回收而失去下一輪的購買力,這是中小型建商的苦與痛,而大型建商同時有很多在建案,資金利於滾動,於是土地取得的機會多於中小型建商。
三、政策高度箝制中小型建商無法取得銀行奧援
放款銀行也會做風險控制,中小型建商體質本不若大型建商,銀行放貸條件明顯劣勢,土地取得當然競爭不過大型建商。
四、政策長期趨嚴會讓房市環境體質更健康
管清智分析,民國80年代台灣建商會倒,就是政策寬鬆下長期的高槓桿與超貸,只要景氣一轉變馬上撐不住,但過去15年台灣房市政府高度監管,反而讓存活下來的建商體質更良善,加上低利率環境助攻,更強化房地產業的競爭力,因此,近幾年大型建商跨足投資銀行、電視台併購上市櫃電子公司的比比皆是。
綜合上述四大原因,都市計劃內的蛋黃白地區,預售新案供給形成寡占,市場價格的方向性將更趨一致,管清智認為,只要政策不鬆綁,市場趨勢難以改變。
-
AI產業最後一塊拼圖?新北釋出3萬坪工業地搶攻晶片製造鏈
新北市推動智慧產業再出新局!市府15日正式公告「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標租案」,釋出園區內5筆抵費地進行招商,期盼引進AI製造業及相關上下游...〈more〉
-
他欠繳上億遺產稅 名下房產賣不掉 國稅局「出手」追回7千萬
有民眾欠繳遺產稅1億多元,遺產中的不動產經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但仍不足清償欠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為保障國庫稅收,維護公平正義,即...〈more〉
-
北市買房不委屈!預算2000萬內 「這兩區」買30坪沒問題
許多民眾在購屋時往往會將住宅空間納入考慮,特別是對於新婚夫妻,或是有小孩的族群。根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資料,台北市住宅總價帶以1500萬元至20...〈more〉
-
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將落腳柳科三期 鄰近千萬元透天與2字頭新規劃大樓成推案主力
行政院接受國科會的提案,今(15)日在院會上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確定落腳在柳營,柳營科技工業區第3期將成為台灣最大的機器人量產基地。市調顯...〈more〉
-
注意了!土增稅優惠案件各地將展開大清查 鎖定三大項目清查 違規將追稅與罰鍰
為維護租稅公平,各地稅捐單位將針對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陸續展開大清查作業。嘉義縣財稅局將從5月19日起辦理土地增值稅優惠案件清查作業,包含:...〈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