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全台違建有增無減 新案慎防二次施工 買房停看聽

2016/11/26 04:30文/記者馮牧群

新北市的違建數量與比重均為6都最高,市府表示會加強取締。

違章建築讓中央與地方政府頭大,為了防堵違建問題,不論台北市府祭出屋主限期自行拆除,或高雄市府輔導轉型綠建築,有意使其就地合法,政府都緩不濟急,擋不住違建6年內增長2成的速度。對於民眾來說,辛苦大半輩子存下的買房老本,必須當心違建,以免不慎誤買,欲哭無淚。

由2011~2016年全台與6都違建件數統計看出,截至今年9月,全台有66萬2353件違建,約占住宅稅籍數量8%。6都當中屬新北市違建問題最嚴重,不論總數20萬6980件或占比13.6%都是最高,其次是高雄市12萬2388件、占比12.1%,台北市則為8萬5223件,占比9.6%,也高於全台平均值;情況最輕微者是台南市,違建2萬7029件,僅占4%。

新建案如有「二次施工」情形,屋主可能面臨罰款或報拆,圖僅為示意照。


四大違建種類 購屋民眾當心


推算違建成長速度竟發現,過去6年間,全台多出約12萬件違建,增幅高達21%,6都當中,桃園市成長61.5%最驚人,台中市也增加57.7%,反觀台北市僅成長4.5%,違建增幅最慢。不僅如此,單是今年9月,全台還有3200多件新查報的違建,其中新北市就有千件,台北市也有480多件,政府的拆除速度永遠追不上違建新增。

各縣市都存在不少違建,有待地方政府分期分批排定拆除。


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總經理張欣民表示,諸如透天厝的後院加蓋、頂樓加蓋、陽台外推、夾層屋等,都是最常見的違建態樣,若民眾購買須承擔未來報拆的風險。一經查報,建管單位會先發文要求屋主限期改善,屆時仍未改善將開出罰單,並可連續開罰,最嚴重會依法強制拆除。台北市府去年也曾發布新規定,要求2015年9月以後取得使用執照的新建案,未來所有權移轉登記時,都必須由建築師簽具3個月內無違建證明。


民眾自保措施 仔細查對平面圖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指出,最保險的方式是民眾向建管單位申請建案竣工圖,再對照建商平面圖,如果在公共設施與室內空間有明顯落差,例如機電空間變成停車位或休閒設施,就很可能是違建,未來有罰款或報拆的風險。


另一種狀況是,雙北市中心常有室內3米6、4米2的挑高產品,建商銷售時不會做夾層,但將來買方做夾層使用;或是業者的樣品屋以「虛線」呈現空間規劃,暗示買方未來可做陽台外推、雨遮外推使用,但若真有違法「二次施工」情形,即可能遭罰款或報拆。


建案「二次施工」 新北市優先排拆


新北市府拆除大隊說明,新北市幅員遼闊,地處偏遠違建類型與都會區大不相同,分布於林口、八里、三峽、樹林、泰山以及三芝、貢寮、萬里等區,常有重大違規使用與營利大型鐵皮屋,面對這些牟利大型違建,嚴重破壞水土保持,已列為主力拆除對象,另外頂樓違建套房多以鐵皮搭建,構造脆弱,如果在大學週遭出租套房給學生,有安全疑慮,也會嚴格加強取締執行。


拆除大隊表示,目前新北市的違章建築處理政策,在合法建築物新領得使用執照後,會依照已訂定的使用執照複查機制進行複查,遏止「二次施工」,對於施工中的違章建築會以即報即拆專案執行,新建造的違章建築則會優先排拆,必要時將依建築法規移送法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