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買有耐震標章的房子 不等於房子耐強震

2024/05/17 13:11文/記者張瀞勻

建商推案也普遍大力宣傳建案的耐震性能或以取得耐震標章作為宣傳,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買氣。
0403花蓮大地震至今餘震不斷,不僅政府心急想推動都更,很多民眾更是被地震搖暈、搖到心慌慌,也導致近期不少民眾購屋時會特別注意房屋的耐震性,而建商推案也普遍大力宣傳建案的耐震性能或以取得耐震標章作為宣傳,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買氣。不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進一步提醒,雖然耐震標章是近年來建築安全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多數民眾對於這個標章的認識還不夠全面,誤以為取得耐震標章的建築物在耐震性能上會有顯著提升。事實上,耐震標章的內涵並不是提高建築物的耐震性能,而是確保施工品質符合設計標準,保障建築物在地震來臨時能夠發揮其設計所預期的耐震效果。

周昆立表示,耐震標章制度的核心在於引入公正第三方,例如技師公會等專業團體,派遣專業技師到工地駐地監督施工過程。這些技師擁有豐富的建築經驗和專業知識,他們的工作是全程監督施工的每一個環節,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圖紙所要求的標準。他們會檢查施工材料、施工工藝,並確保工人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以防止偷工減料或不合格的施工行為。

這種第三方監督制度的設立,旨在提供一個透明、公正的監管機制,避免施工單位在利益驅動下忽視施工品質。透過這樣的制度,耐震標章成為建築物施工質量的象徵,讓民眾在選購房屋時多了一個安心的依據。

然而,取得耐震標章並不意味著建築物的耐震性能會比未取得標章的建築物更高。耐震標章強調的是施工過程的質量監督,而非設計本身的改變或提升。也就是說,耐震標章確保了建築物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但這個設計的耐震性能取決於設計師的原始設計方案,而不是耐震標章的取得。

民眾在選購房屋時,除了關注是否取得耐震標章,還應該了解建築物的設計方案和耐震性能指標。選擇有耐震標章的建築物,代表施工質量有第三方監督保障,但同時也要注意建築物的設計是否符合所在區域的耐震標準。

總之,耐震標章是一個重要的品質保證機制,透過第三方專業技師的駐地監督,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標準,提供消費者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但這不意味著取得標章的建築物會比其他建築物更抗震,民眾仍需全面了解建築物的設計耐震性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