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買新成屋比較耐震?專家:事實並非如此

2024/05/30 16:53文/記者張瀞勻

建商推案普遍大力宣傳建案的耐震性能或以取得耐震標章作為宣傳,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買氣。

0403花蓮大地震至今台灣依然地震不斷,很多購屋者因為被地震搖怕了,對「新屋」 市場需求度大增,認為新屋才耐震。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這觀點看似正確,但其實並非所有新屋都可以耐強震,購屋者需要特別注意。

周昆立指出,921大地震後修建的新屋因耐震標準提高,所以相較於老屋會更耐震。但是如果想新屋能「耐強震」,目前民眾在購屋時,了解房屋的設計強度就很重要。這與選購汽車時考慮其引擎排氣量(CC數)類似,汽車的CC數代表引擎的馬力和性能,同樣,房屋的設計強度反映了其在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中能承受的能力。

自從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後,政府已經修訂並加強了建築法規,對不同地區的建築設計強度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以目前台灣建築物耐震規範來看,宜蘭、新竹以南與台南以北、花蓮、台東、南投、高雄與屏東的部分地區,防震係數規定為6級;基隆、雙北、桃園、澎湖、高雄與屏東部分地區則是5級。這些規定旨在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確保建築物在地震等災害中的安全性,但是符合規範的新建物,不代表能耐強震。以當前的耐震規範來說,倘若要對抗7級以上強震,恐怕尚且不及。

因此,民眾此時要選購新屋時,有以下關鍵點一定需要多留心跟注意。

1. 了解設計強度標準:購屋者應該了解所購房屋所在區域的最低設計強度標準。這些標準通常由當地建築主管部門制定和監督,並根據地區的地質條件和歷史地震活動進行調整。如果建案能有超過這些標準的耐震設計,自然可列為購屋時的優先考量。

2. 查詢建築設計資料:在購屋時,可以要求開發商或建築商提供建築設計強度的相關資料。例如,設計強度報告、結構計算書等文件,這些資料能夠幫助購屋者了解房屋的結構安全性。

3. 尋求專業評估:如果對建築強度有疑慮,購屋者可以聘請專業的結構工程師進行評估。這些專家可以提供專業意見,確保房屋符合當地的建築規範和設計強度要求。

4. 品牌信任與實地考察:雖然知名品牌的房屋開發商可能會有較高的信譽,但購屋者不應僅僅依賴品牌。實地考察和查看實際的建築質量同樣重要。

5. 了解法規更新:建築法規可能會隨時間更新和改進,購屋者應當關注最新的法規要求,確保所購房屋符合當前的安全標準。

總之,購屋者目前買屋,不是買新屋就好,如果想房屋夠耐震,有好的居住安全品質,就應該重視房屋的設計強度,這不僅關係到自身和家人的安全,也影響到房屋的長期價值。購屋者應該主動了解相關知識,並與專業人士合作,以確保購得安全、可靠的住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